省时又省心 “体育外卖”走红
发布时间: 1756803628088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6803628088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一种新兴体育教育服务模式——体育上门家教,在中国悄悄兴起。这种新的教育方式,被称为“体育外卖”:即让专业体育教练带器材走进家庭或者是指定场所,为孩子提供个性化体育训练,一经出现,迅速引起众多家长的关注。

上海《解放日报》报道,搜索二手平台结果显示,相关卖家不少,有针对跳绳等专项训练,也有针对中考体育提分的,在资质方面,有人自称体育大学毕业,还有人说自己有多年教学经验。

“以往带孩子去体育馆练跳绳,路上来回要1小时,现在教练上门,小区空地就能上课,我在阳台就能看着,太省心了。”最近,浦东新区的家长王女士为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请来体育上门家教,主要解决孩子运动训练“时间成本”难题。她在“闲鱼”上请的这位教练,说是上海体育大学的大学生。

据了解,“体育外卖”课程一对一的课时费多在200至400元(人民币,下同),多人团课则为人均100元至200元,价格虽然高于普通机构大班课,但家长普遍认为“节省时间成本值得”。对于教练而言,假期收入也相当可观。据成都某体育教练透露,今年暑假他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最多时一天要上6节课,月入超过2万元。在他身边很多兼职的老师表示,后续想全职做私教。

有分析称,这种新型体教模式不仅解决了家长暑期“带娃难”的问题,更满足了孩子们体育锻炼的精准需求,成为体教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企查查数据显示,中国现存5.23万家体教培训相关企业。注册量方面,2024年全年注册0.44万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7.70%。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0.17万家。

《湖州日报》报道,浙江省体操蹦床技巧协会会员单位、湖州浩克体育负责人从行业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上门体育是一件好事,它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年轻从业者提供了积累经验的平台。这种模式源于上海等大城市,初衷是为了降低机构和学员的路上时间成本,提高效率。”但他话锋一转,指出了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首先就是运动的安全隐患。由于公共设施并非专业的运动场地,地面硬度、器械安全都存在一定风险。其次是设施设备的局限性大,训练效果可能打折扣。最关键的是,当前市场存在收费不透明、运动保险普遍缺失等问题,以致风险完全转嫁给了消费者(家庭)。

业内人士朱女士透露,眼下,已有个别社区正在尝试与专业的运动机构联手,为居民推出体育上门服务。以整合所辖范围内的公共资源,对进入社区提供服务的教练员资质进行审核和备案等。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