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旅客抵达香港国际机场。香港中通社
伴随着一年来密集的“扩建潮”,粤港澳大湾区正成为全球机场跑道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世界级机场群”加速形成,蓝图日渐变为实景。
新华社25日报道,今年7月3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五跑道成功试飞,这将是中国第二座、大湾区首座五跑道机场;8月3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飞行校验顺利完成,为年内投用奠定基础;加上2024年11月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正式启用,已有13条机场跑道在用的粤港澳大湾区,将很快迎来第14、15条跑道。
目前,大湾区内有广州、深圳、香港三座枢纽机场,珠海、澳门两座干线机场,以及惠州、佛山两座支线机场,航线网络遍及全球200多个城市。
除了广州、深圳、香港的机场,大湾区其他几座机场也不断刷新改扩建“进度条”。2024年5月,惠州机场改扩建机坪正式启用,停机位从原来8个增至14个;11月,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填海工程动工;12月,佛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航空管理培训中心功能,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
据上海“第一财经网”报道,根据各机场管理单位公布的数据,2024年大湾区机场群旅客吞吐总量超过2.14亿人次,比2023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旅客吞吐量最多的广州白云机场为7636.9万人次,深圳机场排名第二,其后依次为香港机场5310万、珠海机场1297.1万、澳门机场764万、惠州机场287.6万、佛山机场133.49万人次。
广东省交通运输部门预计,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2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有专家认为,欣欣向荣的大湾区完全容得下多个世界级航空枢纽和大型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