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两轮大罢免投票全数未通过
发布时间: 1756112363005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6112363005

针对7位台湾立委的大罢免23日进行投票,台“中选会”当晚公布计票结果,7项罢免案均未通过,意味着由民进党支持者发起、面向31位国民党籍立委及新竹市市长高虹安的两轮大罢免全数失败。

朱立伦:在撕裂的台湾,没有真正赢家

中新社报道,据台“中选会”相关规定,罢免案投票有效同意票多于不同意票,且同意票达原选区选举人总数1/4以上为通过。23日开票过程中,江启臣、马文君、杨琼璎等7位立委的不同意罢免票皆领先同意票,选情持续至计票结束。7月26日,针对王鸿薇、徐巧芯、赖士葆等24位立委的首轮罢免投票亦全数未通过。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8月23日晚召开记者会表示,7月26日和8月23日的胜利不是政党的胜利,而是民众的声音战胜了权力的傲慢。赖清德当局上任以来,台湾发展停滞不前,空转内耗磨损了民众对未来的信心。在撕裂的台湾,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当天还一并举行重启台湾第三核能发电厂相关“公投”,最终因投票数低于门槛未通过。

香港中通社报道,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吴思瑶24日主张,立法院党团必须进行干部重组,因此将不再续任党团干事长职务。

民进党团书记长陈培瑜表态,将卸下党团书记长职务;另民进党团副书记长郭昱晴也发文称,卸下副书记长职务,期待新干部人选交棒。

对于吴思瑶、陈培瑜等人相继表态请辞党团干部职务,被视为这次发动大罢免失败的“战犯之一”,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表示,将慰留吴思瑶、陈培瑜,自己也会率领党团继续往前走。此事引发网民热议,更有网民说这根本是“互相伤害”。

不少网民都对此感到错愕,纷纷留言表示“民进党团不敢罢免总召?”“互相伤害,我不好走,你们也别想偷跑”“你们都辞了我留下来显得我厚脸皮”“都别想给我跳车的意思”。”

舆论指民众以无比清醒的意志挡下当局的狂妄

台北《联合报》24日社论指出,民进党当局企图用大罢免没收在野力量在立法院的席次,以进行扩权。然而,7月26日和8月23日两场投票结果表明,台湾民众以无比清醒的意志挡下了执政当局的狂妄。

台北《中国时报》社论表示,连续两次投票结果清楚表达民意对大罢免和民进党的不支持。台湾当前面临关税谈判、天灾频仍、经济疲软、诈骗横行等挑战,然而民进党当局一年多来最在乎的是“打掉杂质”“削弱在野”,把所有资源和注意力放在政治清算。其残缺的“十讲”换来的并非团结,而是更深的撕裂。

社论指,民进党当局应尊重多数民意,调整错误政策,推动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尽速恢复交流对话。

多位反罢成功的立委也呼吁,民进党当局应停止空转内耗,务实应对经济民生议题。

东吴大学兼任助理教授张元祥表示,“7·26及8·23罢免”投票结果,选民清楚告诉民进党三件事情。第一,民众期待一个强而有力的在野力量,在立法院发挥监督制衡的角色;第二,这是民众对民进党当局过去1年3个月执政表现的不信任投票;第三,“抗中保台”大罢免最核心的议题,这两次罢免的结果不仅否定这个指控,也代表主流民意期待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兼任教授赵建民表示,民进党借“抗中”获取巨大政治利益,却将台湾带向危险。“抗中保台”在其频繁、泛滥使用下已成为失败的政策。

北京:民众对民进党打压异己说“不”

中新社报道,对此,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4日应询指出,继7月26日首轮投票后,台湾民众再次对民进党打压异己、撕裂社会的恶斗闹剧说“不”。这充分表明,任何“台独”分裂和政治操弄都不得人心,必然失败。

中新社23日发表评论文章《台湾“大罢免”尘埃落定民进党当局政治恶斗当休矣》称,台湾大罢免结果23日尘埃落定,两轮32个罢免案均未获通过。台湾社会出于理性的选择,用选票传递出清晰民意:反对政治恶斗、关切民生福祉。

文章指出,大罢免是民进党当局为实现其“一党独大”野心而挑起的政治恶斗。大罢免也是民进党当局欲掩盖其施政无能、转移社会关注焦点而进行的政治操弄。

文章指出,岛内民众早已看破,“大罢免”虽表面上由“民间团体”发起,实则是民进党当局在背后策动。民进党当局无视渴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民意,一意孤行撕裂台湾社会,激起了民众的不满与反感。

责任编辑:戴戴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