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子行业为主的中国A股公司正密集筹划赴香港上市,8月以来已有近20家。
《上海证券报》报道,8月24日晚,格林美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8月22日晚间,华勤技术、科兴制药、中坚科技及万辰集团亦同步披露了赴港上市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已有近20家A股公司宣布拟筹划赴港上市;同时,立讯精密、胜宏科技、军信股份、星环科技等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从企业规模来看,筹划赴港上市的公司中不乏细分行业龙头,其中,立讯精密、胜宏科技的A股总市值均已突破千亿元。
报道梳理发现,近期筹划赴港上市的企业以电子行业最为密集,也包括医药生物和计算机行业。
分析认为,资源能源、装备制造、基建工程、医药创新、互联网平台等全球化属性较强的板块公司,以及资产体量大、资本开支高、国际化业务程度高的央企与行业龙头,更易于通过“A+H”布局实现的双轨融资受益。
这波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能延续多久?在业内看来,这更像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开放和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而非短期现象,其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对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也体现了香港资本市场在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方面的独特价值。
黄立冲认为,下半年,若恒指维持稳健上行,更多有全球化发展诉求的A股公司,会加快赴港上市步伐,以实现“双轨”融资。
“A股公司积极筹划赴港上市,确实与今年港交所IPO新规落地存在直接关联。”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表示,H股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外汇融资通道,这对其海外业务拓展及全球化战略布局具有关键支持作用。因此,最适合采用“A+H”上市模式的是那些有明确海外拓展与出海需求的企业。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据悉,8月4日,港交所关于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新规正式生效。在业内看来,这次港交所改革新股定价机制,既考虑了发行人的融资灵活性,也强调了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有助于推动更多A股公司发行H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