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香港维港上行走的货船。香港中通社
香港对外商品贸易再迎新增长。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8月14日最新公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6月,香港的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及进口货量分别上升10.3%及9.2%。在关税战笼罩的上半年,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及进口货量分别同比上升10.4%及10.2%。
香港中通社报道,梳理今年上半年各月数字可以看到,今年1月时,香港的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同比下跌2%,进口货量也下跌1.7%;但货值方面,香港的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同比上升0.1%,进口货值同比上升0.5%。而2月时,香港进出口货量与货值均已同比升近一成或一成多。
踏入3月,出口货量较去年同期上升15.8%,进口货量也同比录得13.5%。出口货值则同比增18.5%,达近两成水平,创下超过一年以来最大增速;进口货值也录得同比升16.6%,显示整体贸易表现势头强劲。4月及5月的进出口货量与货值同样升一成左右。
总结上半年,香港的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及进口货量分别同比上升10.4%及10.2%;经季节性调整的数字则显示,今年第二季,香港的商品整体出口货量及进口货量分别比上一季上升3.4%及4.4%。
与此同时,香港进出口商品价格均有上升。今年6月,整体出口及进口价格分别上升1.6%及1.8%;上半年以来,进出口价格均上升1.9%。
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分析,日前公布的内地外贸数据已有不少增长,香港进出口相关也随之而升。他尤为谈及东盟市场,指香港对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的出口有显著增长。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今年6月,香港输往越南的货量同比增34.7%;今年上半年,相关数字更较去年同期增51.2%。麦萃才说,这也与香港出口迁移有关,在东盟、南美等地,都有生产基地,出口原材料等,借助“分散投资”的方式,减少不明朗因素及进出口限制、关税因素等影响。
中美关税战方面,麦萃才指出,由于首阶段“休战”期至8月,而美国民众的主要消费时间集中在感恩节及12月圣诞节前后,许多内地及香港企业,可在这段时间出口货物至美国及增加存货,因货物运输至美国、清关等所需的时间也需一个月左右。
麦萃才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现时并不仅仅针对内地,而是覆盖所有国家或地区,例如即使降过关税,美国对欧盟国家的关税仍有15%,对部分国家更有50%关税,“香港今年第三季的出口可能仍有改善,因有生意可做”。
另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大湾区内地9市累计进出口值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达50.67万亿元。今年前7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5.2万亿元,增长4.7%。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足、外贸韧性强,已成为内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前7个月,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了中国近七成的数字照相机、超八成的3D打印机,进口了中国超四成的存储器、超六成的计算机处理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