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杯”15周年: 中文歌传唱生生不息
发布时间: 1754904747319 来源:中新社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4904747319

2025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颁奖仪式暨联欢晚会8日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来自全球的近百名选手与多位知名歌手同台演出。作为巴西赛区选送选手,邱玮瑶以一首贵州民歌《摘菜调》拿下“水立方杯”少年组第七名。

“因为‘水立方杯’,我们聚到了北京,一起在中国音乐学院提升自己,一起逛故宫、喝豆汁,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这是最难忘的一个夏天。”邱玮瑶受访时细细讲述她的“水立方杯”最新印象。

山河为证  “水立方杯”走过15年

中新社报道,颁奖晚会在本届参赛选手共同演唱的主题曲《欢聚水立方》中拉开帷幕。参加2025年华裔青少年音乐夏令营的近百名营员与国潮女团元曦、摇滚歌手张淇、乐队组合“水木年华”、青年歌手叶泽浩等携手演唱了《上春山》《少年》《飞奔的时间》《就算没有很伟大的梦想》《小城夏天》等歌曲。

大赛金奖、银奖和铜奖的颁奖环节在节目中穿插进行,“最炫国风奖”“最佳才艺奖”“最高人气奖”等单项奖也在现场揭晓。晚会特别设置15周年纪念环节,并邀请赛事海外承办机构代表共同参与“山河为证”卷轴签名仪式。

获得本届大赛海外赛区少年组金奖的马来西亚华裔女孩林沛琁说:“我10岁开始学唱歌,唱中文歌让我的中文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今年是我第二次参加‘水立方杯’赛事,期间我结交了许多热爱音乐的朋友。未来我想唱更多中文歌,如果有机会也想回到中国学习音乐。”

来自南非约翰内斯堡赛区的陶柏儒获得海外赛区青年组金奖。他表示:“我父亲是一位音乐发烧友,从小我就和他一起听中文歌,长大后我也爱上了唱中文歌。此次参赛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希望把中文歌唱给更多当地朋友听。”

“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自2011年起已连续举办15届,共有1500余家海外侨社、华文媒体、华文学校以不同方式支持和参与大赛,累计吸引近7万名选手参赛,成为海内外侨界广泛参与的音乐文化盛会。

今年的大赛以“欢聚水立方,乐伴十五载”为主题,历时6个多月,在全球31个国家56个赛区开展,共有7200余名选手参赛,在海内外掀起了唱中文歌的热潮。

巴西赛区选手:音乐是无国界灵魂交流

作为巴西赛区选送选手,华侨歌手邱玮瑶以一首贵州民歌《摘菜调》拿下“水立方杯”少年组第七名。

几度登上“水立方杯”舞台,邱玮瑶都钟情于民歌民谣。决赛中《摘菜调》中有大段类似说唱的唱词,活泼、轻快,如同夏风拂面。巴西赛区选拔赛上,她以一曲《光亮》,京剧唱腔清丽宛转,高音处流风回雪,轻取晋级名额。后又选唱《阿刁》,在“打一壶甜茶,我们聊着过往”的低语呢喃中,在“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的腐烂”的高亢呐喊中,藏族女孩阿刁挣破命运,追寻自由的形象跃然而出,撼动了全场。

“水立方杯,让我可以尽情地传达、表达我自己。”邱玮瑶说,“我非常想向大家展示比较地道、比较传统,比较有中国艺术特色的传统民族唱法。”

2024年,还在读高中的邱玮瑶随亲来到巴西。“刚到巴西时我很孤单。”她说,之前的朋友都在中国,语言也不通,“非常无助”。这也是当她站上舞台时选了“黑暗中的光亮,奔跑中的风雨”(《光亮》歌词)的原因,她想鼓励人们遇到困难险阻,也要坚韧地走下去。“这很契合我刚到巴西的心境,也很契合到巴西打拼的父母辈”。

邱玮瑶的爸爸和奶奶都爱好音乐,奶奶尤其喜欢戏腔。邱玮瑶从小喜欢传统音乐,因为声线高亮,高中转往民族声乐。和战队队友去公园练歌时,刚开始“非常羞耻”,全靠社牛队友带动。

“蛮意外的,巴西民众有很多人停留下来,拿着手机录我们,看得出来他们不懂中文,可是音乐真是无国界的灵魂交流。”邱玮瑶说,“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因为‘水立方杯’,我们聚到北京,一起在中国音乐学院提升自己,一起逛故宫、喝豆汁,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这是最难忘的一个夏天。”邱玮瑶说道。

今年的巴西赛区,有两位妈妈选手格外引人瞩目。其中1979年出生的王晓诗是最年长的选手,获得成人组银奖的陈素娴亦有孩子。王晓诗唱罢下场时,她的孩子追至后台献花。母子激动难抑,相拥而哭。“妈妈不止是妈妈。”主持人孙佳说,“正因有了妈妈歌者逐梦的身影,‘水立方杯’的内涵和审美更多

责任编辑:晓菲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