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布20%对台关税税率后,台湾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3日从美国返回台湾。她说,与美国的关税谈判还要继续进行,“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税率”。
台北“联合新闻网”报道,郑丽君早前率领谈判团队在华盛顿就美国新“对等关税”税率展开新一轮实体谈判后,3日清晨返回台湾。郑丽君在机场受访时说,谈判还要继续进行,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税率。
台湾行政院7月31日透露,台美关税已完成技术性磋商,正研议联合声明。但白宫在官网公布各经济体的关税,台湾税率为20%,未见联合声明。
赖清德8月1日透过脸书(Facebook)和“因应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记者会强调,美国对台关税从4月初的32%降到20%,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最终总结会议尚未进行,故20%是“暂时性关税”,只要后续达成协议,可望再调降税率。
在野党则抨击赖政府的关税谈判,是重大挫败和黑箱作业。
台湾主要竞争对手日本、韩国的美国关税率都是15%,比台湾低。台湾机械等传统产业愁云惨雾,担忧对产业竞争力造成重大冲击。
台北《联合报》报道,台湾智库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连贤明针对关税谈判情况3日在脸书(Facebook)发文称:“要谈到日韩的15%税率是要付出相当代价,以目前谈到15%的几个国家(日韩欧盟)来看,都要购买高达上千亿的美国商品(如天然气,农产品,飞机等),好几千亿美金的对美投资。”他续称:“在韩国的贸易协议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声明3500亿的对美投资要由美国政府(就是他)指定,这些条件可想而知会在国内造成不少纷扰,甚至会引发朝野政党彼此的攻防角力。”
至于台美贸易协议,连贤明认为,倘若处理不好,好不容易谈的贸易协议被立法院质疑或拒绝,“单方面撕毁这些贸易协议,这对特朗普面子将不可承受,后面台美间合作反而会有很大影响”。
连贤明在脸书贴文中称,目前所公布的台湾对等关税为20%,这中间并没有详细的对美采购、对美投资乃至于关税减免的细项,说明这个只是个暂时的税率。“台湾目前就还在谈判的过程,谈判细节要到谈判确定才知道。”
此外,台北《经济日报》2日称,与美国主要贸易逆差国家和地区相比,台湾的税率偏高。虽然民进党当局声称未来还有调降空间,“但是也不能排除若是谈判不合美国之意,关税也有向上加码的风险”。台北《联合报》3日称,传台湾拟“增购美牛、谷物”换取降低关税。
香港“01”网直言,台湾不但未获得关税豁免,反而成为特朗普重塑全球贸易秩序下的“模范输诚者”。这也提醒了一个残酷现实:台湾是“美国优先”下可以随时插卡的“哑巴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