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停靠在香港码头。香港中通社资料图
游艇旅游作为一种高端旅游,发挥独特的交流合作及産业提升的作用。香港经民联30日发布《发展香港游艇产业研究报告》,呼吁推进“北艇南下”和“港艇北上”,实现大湾区游艇“自由行”等7个建议。报告预计,若将香港打造成为湾区游艇中心,每年可带来约45亿港元收益。
香港新闻网报道,经民联表示,全世界均积极争取在游艇市场分一杯羹。香港除拥有丰富的海岛和海岸线资源外,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以及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具备壮大游艇产业的条件。在国家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香港也有必要打造湾区游艇中心。
经民联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应将游艇及其相关产业定位为推动香港经济的重要板块,不仅需改变现时纯粹以监管为主的方针,主动为游艇业的发展拆墙松绑,也需制订长远规划策略。报告预计,若香港成为湾区游艇中心,每年可带来约30亿港元的服务收益,每年的游艇贸易总额可达15亿港元,合共45亿港元。
报告提出七大建议,包括推动大湾区游艇经济整体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大力推进“北艇南下”和“港艇北上”,实现湾区游艇“自由行”;简化游艇的出入境程序和对船员的要求,实施“定点停靠,就近联检”,容许游艇完成入境手续后可自由航行;开拓更多游艇旅游热点,全方位增加香港游艇泊位供应,特别是要增加适合大型游艇停泊补给的设施;完善游艇旅客抵港的交通和消费安排,容许直升机利用在香港水域内的游艇直升机坪升降。
香港作为亚洲游艇枢纽,被业界视为有很大潜力发展游艇“自由行”,香港水资源丰富、游艇市场成熟,有约4000个游艇泊位,注册游乐船超过1.2万艘,有能力吸引来自大湾区内地城市以至亚洲的旅客,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去年10月16日发表施政报告称,将提出多项措施“拼经济谋发展”,将香港打造为“游艇旅游城市”。
根据报告,香港特区政府会提及进一步发展维港海滨,拟把香港打造成“游艇旅游城市”,在红磡码头一带兴建游艇码头泊位,增加高消费人士赴港意欲,2025年初在红馆对出的海滨兴建户外空间和临时码头,启德体育园附近海滨则会打造成美食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