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侨刘永世去世 享年77岁
发布时间: 1753955829291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3955829291

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荷山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刘永世7月23日逝世,享年77岁。

惠安、槟城同时哀悼

福州《福建侨报》报道,7月23日,刘永世的逝世噩耗传来,福建泉州惠安荷山中学师生扼腕伤悲。荷山中学校长曾俊杰说,刘永世先生的精神风范如同灯塔,将永远照亮荷山中学前进之路。

7月28日,在惠安荷园中,惠安各界人士、荷山学校校友和师生代表上千人齐聚一堂,与槟城同步悼念刘永世。

就在6月,刘永世还带领马来西亚钟灵中学校校董会20多人访问荷山中学;就在去世前几天,他在槟城接待荷山中学师生,为推动中马教育交流不遗余力。

祖父曾追随陈嘉庚  返乡创办侨校

福州“东南网 ”报道,刘永世7月23日在马来西亚槟城逝世,享年77岁。

刘永世生于1949年,是爱国侨领刘玉水嫡孙。1922年,在侨领陈嘉庚公司任职的刘玉水拿出个人薪水,创办荷山学校,追随陈嘉庚为国兴学育才事业,立志办一所农村孩子能读得起书的学校。抗战胜利后,刘玉水委派儿子刘德芳、儿媳陈希敏回乡督建新校舍。其间刘永世在厦门出生,后随母返回马来西亚槟城。

从小到大,刘永世都与祖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对祖父的桑梓深情耳濡目染,亦能感同身受。“我在马来西亚上的学校也是祖父参与创办的,我父亲也曾被祖父委派回乡参与荷山中学的建设。在荷山学校建立起来后,祖父带我的两个姑姑从马来西亚回到家乡读书,她们都是荷山最早的校友。”在祖辈的影响下,刘永世十分热衷教育事业。

传承家族爱乡精神  支持家乡教育发展

刘永世从澳大利亚留学返回马来西亚后创业经商,事业有成。他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精神,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就与海外刘氏宗亲捐资在荷山中学创立刘玉水奖学金,1985年开始捐建学校校舍。乡亲们高兴地说:“刘玉水先生在家乡创办的教育事业后继有人了。”

“我之前都是通过照片看荷山学校的样貌,直到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回乡才看到真实的学校,条件还是比较简陋。”彼时的交通和环境让刘永世看到家乡与外界的差距,也更加坚定了想要把荷山学校修建好、支持家乡教育发展的决心。

2005年起,刘永世担任荷山中学校董会董事长。在荷山中学参评省一级达标学校期间,刘永世频繁往返于槟城、惠安、福州间奔波操劳,并以华侨身份参加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达标评审会,与会专家感慨,像刘玉水三代华侨持续接力办学的侨校在福建省是少有的。

2006年,刘永世设立校董会奖教奖学基金。

为了表彰刘玉水祖孙三代的办学业绩,福建政府于1986年追授刘玉水“乐育英才”奖匾和金质奖章,1989年为刘永世颁发“乐育英才”奖匾和金质奖章。

荷山中学是“闽南三大侨校”之一

刘永世把荷园当作第二个家,每年回到惠安的荷山学校五六次,参与谋划校园建设,为高考和中考学生加油鼓励,为学校发展倾心献计、倾囊相助。荷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留下他的心血。数十年如一日,累计捐资千万元(人民币,相同)。

“我的祖父创办荷山学校是为了让更多农村孩子读得起书,现在读得起书已经不是什么困难,读得好才是关键。”在刘永的带动下,海内外乡亲、校友共捐资6000多万元建设荷山中学,一所地处农村的学校顺利通过省一级达标学校评审和复评,与厦门集美中学、南安国光中学一起被誉为“闽南三大侨校”。

荷园焕然一新,办学质量逐年提高。由刘玉水开创的六所小学和一所中学,100多年来共培养10多万人才。仅荷山中学,在校生新学期将达到3600人。

责任编辑:晓菲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