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数位金融竞赛升温,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以全球首创的监管框架吸引资本与人才,争夺数位时代“铸币权”。
深圳《证券时报》报道,港股稳定币概念股28日再度活跃,受到资金追捧。截至当日收盘,华兴资本控股涨超16%,国泰君安国际涨超9%,OSL集团涨近5%。
今年以来,政策与市场的一系列变化使得稳定币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事实上早在2014年首个主流稳定币Tether(USDT)就被推出,直到2025年6月全球已有超250种稳定币流通。有一级市场投资机构表示,正持续关注稳定币的最新动态,这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根据相关报告,截至6月中旬,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2500亿美元,约占整个加密资产市值的8%。这一规模已超过多个新兴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彰显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
在交易活跃度方面,2024年全年稳定币交易额达约37万亿美元,显著高于同期比特币约19万亿美元的交易额。这表明稳定币的角色已从加密资产的“连接器”升级为重要的全球支付基础设施,金融属性日益凸显。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目前已有逾50公司有意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初期仅有“个位数”牌照批出。德勤中国香港数字资产主管合伙人吕志宏则指出,香港稳定币的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牌企业能否提供有效的应用场景,相信初期几个稳定币牌照已经足够让香港市场逐步适应稳步币生态圈的发展。
吕志宏认为,香港与美国的稳定币法规监管框架都是参照了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等国际标准而定,两地的监管框架类似。然而,香港的监管主要由金管局负责,而美国则由美联储、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三大机构共同监管,两地相较下,香港的监管体系更有简洁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