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规模创历届之最
发布时间: 1753511236194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3511236194

7月25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厅里,人形机器人在“工业流水线”上作业。中新社

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6日在上海开幕。首次聚焦“学术突破、软硬结合、全球治理”三大核心亮点。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大陆央视新闻报道,今年在展会现场有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几乎随处可见具身智能。去年展会现场只有18家机器人企业参展,今年则有超80家具身智能相关企业参展,甚至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展示区域,机器人不仅数量变多了,功能也更加丰富。

上海《新民晚报》报道,在大会上,“镇馆之宝”及系列奖项名单公布。获得本届大会“镇馆之宝”的是:华为的昇腾384超节点,阿里云的阿里云百炼,金山办公的WPS灵犀:原生Office办公智能体,蚂蚁科技的AI健康管家AQ,科大讯飞的AI学习机,OPPO的OPPO Fine N5,西门子的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以及WAIC里·技能大舞台。

中新社报道,大会举办的第8年,今年展示与往年十分不同,不仅是人形机器人阵容强大,让人类有种被机器人包围的感觉;还在于机器人有了大模型助力之后,“大脑”越来越好用了。

在“WAIC里2025弄”主题街区,老上海里弄对比智能未来,视觉冲击感十足。

在“智造车间坊”,两台人形机器人正在勤勤恳恳“打工”。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作人员李玥萱告知,现场展示的是一处工业流水线场景,前一台人形机器人负责抓取红色的料箱,后一台人形机器人负责抓取遗漏的红色料箱以及蓝色料箱。“它们用的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大模型。”她说。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王资凯认为,科研和产业化还有区别,其中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到底是否实用。他指出,工程上讲究稳定性、可靠性,人类需要的是“能在生活中稳定包饺子”“能在工业场景里稳定完成焊接”之类的实用产品。

责任编辑:言言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