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发布的《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GDP超千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千亿县”数量从上一年的59个增加到62个。
中新社报道,赛迪顾问旗下赛迪方略主办的2025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当日在北京举行。赛迪顾问副总裁、赛迪方略总经理兼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德彪发布上述报告时表示,“千亿县”已逐渐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报告显示,2024年“千亿县”数量增加到62个,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到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数量超过100个,700亿元以上县域接近150个,未来准千亿县数量将持续增加,竞争持续加剧。
报告中的百强县评估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占67席,中部地区占18席,西部地区占12席,东北地区仅占3席,东部地区优势明显。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5席、15席和12席,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独占6席,并包揽前3位。
余德彪表示,2024年县域经济总量稳步上升,财政实力企稳回升,但区域间差距拉大,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县域梯队总体呈现“头部领跑,中部扩容”特征,千亿县引领、准千亿县追赶,部分县域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北京《中国旅游报》报道,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研究员杨晶表示,当前,县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挑战,加快塑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应进一步推进“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进而更好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杨晶称,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结构单一、要素吸附能力不足、增长动能转换迟缓等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文旅产业特性与县域资源禀赋形成天然契合——中国80%以上的5A级景区分布在县域,73%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县域文化土壤,94%的乡村旅游资源集中在县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