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控发布预防基孔肯雅热健康提示
发布时间: 1753174536043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3174536043

北京疾控22日发布预防基孔肯雅热健康提示称,若前往暂无疫情但存在感染风险升高的地区或正发生暴发疫情的地区,宜携带驱避剂,旅行结束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确保旅行者不会因隐性感染,将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病原体带入境内,导致传播。

中新网报道,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地区,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无人传人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目前,北京市偶有境外输入病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

据悉,基孔肯雅热疫情曾在非洲、美洲、亚洲、欧洲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岛屿上发生,已在119个国家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2010年以来,中国曾报告来自东南亚、非洲、中亚等多个地区的输入病例,并在广东等地发生本地传播。

北京《新京报》报道,广东佛山8日监测到一起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21日,广东佛山市顺德、禅城、南海三地分别通报,截至20日,顺德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58例,禅城累报病例69例,南海累报病例58例。

12天时间佛山至少已确诊2285例。

疫情公布后,顺德、南海、禅城三地发布了《告全体市民书》,号召全区各企事业单位、学校、建筑工地、村(社区)、家庭及全体市民在周末集中开展以清除蚊虫滋生地和杀灭成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包括在屋内弃养水生植物、清理积水部位,在屋外搞好庭院卫生,清理各类水坑、水塘等。

佛山全域还组织专业人员入户灭蚊,目前90%的疫点村居的蚊媒密度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33%降到安全水平。

对于此次输入性疾病会否发展为本土性的地方传染病,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临床部主任邹洋受访表示:“不太会,中国还是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土疫情为主,这种疾病靠蚊子传播,即便是登革热,冬天一来,病毒也就随之清除了。第二年如果再有,也是新的病例。”

据悉,“基孔热”的致死率低,虽然没有特效药,感染后也多可以自限。据佛山发布消息,目前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已有720例痊愈。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