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归侨艺术家林泱泱15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北京“中国侨网”报道,林泱泱1939年出生在越南胡志明市,自幼接触音乐艺术。1949年6月,10岁的林泱泱随父母回到中国定居。1954年,林泱泱成为北京舞蹈学校首批芭蕾舞系学生,师从苏联芭蕾大师彼得·古雪夫。
毕业后,林泱泱先后在中央芭蕾舞团前身、上海芭蕾舞团等单位任职,逐渐成长为集表演、编导、教学于一身的芭蕾全才。
20世纪60年代,中国芭蕾艺术元老带领上海舞蹈学校的师生开始筹备芭蕾舞剧版《白毛女》的创作。创作团队大胆突破传统芭蕾的程式,融入河北花鼓、山西梆子等民族音乐元素,借鉴京剧表演和红绸舞、秧歌舞等民间舞蹈,创造了“拿起香炉打黄世仁”等极具戏剧张力的经典场面。1964年,在林泱泱等一众芭蕾艺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民族芭蕾舞剧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白毛女》诞生了。
“所有的芭蕾作品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都是土生土长的。”林泱泱生前经常强调生活体验的重要性。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走遍河北、广西等地采风,创作出《苗岭风雷》《包身工》等10余部富有民族特色的芭蕾作品。
《白毛女》自1965年正式公演以来,已在全球演出超2000场,1977年在法国连演10余场,让世界通过芭蕾这一国际语言读懂中国故事。
1979年以来,林泱泱曾多次赴海外参加教学、艺术交流活动。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鉴于他在舞台艺术的普及、振兴、教育诸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功绩,于2002年5月14日在东京授予林泱泱“国际艺术奖”。
“中国人可以用芭蕾讲自己的故事。”林泱泱的这句话,在《白毛女》的生命力中得到完美印证。
“经典舞剧不是快餐文化,需要不断打磨,需要审美沉淀。凡是经典舞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融合了西方古典芭蕾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林泱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