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企业“牵手”高校 产业订单式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 1752483783287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2483783287

随着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快速发展,一场围绕“高精尖”人才的卡位战已然打响。自高考结束后的一个月内,亿航智能、沃飞长空、北大荒通用航空3家低空企业宣布与中国高校开展合作,以“产业+教育”的融合模式加速低空经济人才培养。

《北京商报》报道,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顶尖高校在今年集中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低空人才培养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对于新兴的万亿产业来说,订单式人才开始受到企业和院校的双向热捧,未来也更有利于学子们的就业。

其中,亿航智能与清华大学宣布共建低空航空技术联合研究院;沃飞长空与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及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联合发起“全国低空经济无人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校企合作的融合发展模式的背后,是低空行业越发迫切的人才需求。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在如此发展规模之下,低空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

经梳理可发现,今年以来,中国多家知名高校纷纷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相关专业,加大为行业输送人才的力度。具体来看,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有6所,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宣布拟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一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有3所,包括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御风未来副总裁岳婷婷表示,过去,低空经济技术型相关人才主要来自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传统专业,低空经济企业往往需要在员工入职后进行较长周期的定向培训,尤其是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飞控系统、动力系统、结构材料、适航认证等领域。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设立,意味着学生将在低空飞行器研发与制造、低空运营系统、适航安全等多个方向接受系统学习,将为低空经济企业带来更精准的人才匹配、更高效的协同协作。

低空经济人才不仅是在上述领域,运动相关领域中也需要这类人才。

另据北京《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2025年高考招生新增29种新专业,其中,体育类唯一新增专业“航空运动”备受关注,布点高校为吉林体育学院,首批计划招收90人,毕业后将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吉林体育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航空运动产业学院)院长于清表示,学校开设中国首个航空运动专业,旨在为“低空经济”蓝海培育“善飞行、能指导,懂经营、会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024年,吉林体育学院率先成立航空运动产业学院,一边计划申报建设航空运动专业,一边通过校企共建在休闲体育专业下设“滑翔伞定制班”开展试点,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让学生直接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于清表示,教学上,校内导师传授运动科学理论,企业导师专注强化飞行实操训练。

“目前,经过12周系统训练,定制班的30名学生中已有8人完成独立飞行。”吉林体育学院企业导师迟影介绍,航空运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飞行原理、气象学等理论知识,更要将其转化为精准的操控技能、快速的空中决策能力和强烈的安全意识。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