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令人惊叹的历史,我今天学到了很多,感谢你们,衷心祝愿家乡永远繁荣昌盛,富足美满。”7日,在位于广东江门的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赴华寻根谒祖的瑙鲁总统戴维·阿迪昂,在该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下赠言,并赠送以瑙鲁地图为主题的纪念品。
中新社报道,在瑙鲁华侨华人中,大多数人祖籍都在广东。经有关机构走访考证确认,戴维·阿迪昂的外曾祖父祖籍广东江门开平市赤坎镇中股村忠心里,其先祖约在一百多年前下南洋谋生,后辗转迁往瑙鲁发展。
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戴维·阿迪昂一行参观了“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展,了解海外江门侨胞艰辛而辉煌的创业史,领略江门五邑侨乡深厚独特的华侨文化。
在唐人街展区,丰富多样的展品讲述了中餐、中医等中华文化元素伴随华侨华人的脚步走向世界的历程。戴维·阿迪昂表示,瑙鲁90%的中餐馆都是由祖籍江门的华裔开设。
在江门名人展区,戴维·阿迪昂详细听取了美洲华侨领袖司徒美堂、知名画家司徒乔以及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等人的生平事迹。
近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2023年,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在位于江门市的五邑大学启用,旨在为太平洋岛国提供灾害风险监测预警技术和服务、灾后应急物资支持等。戴维·阿迪昂一行在该中心了解有关工作成果,实地考察包括火灾预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挂载灭火弹的多旋翼无人机、海洋牧场建设的重力式网箱等,并与在五邑大学就读的太平洋岛国留学生亲切交流。
戴维·阿迪昂一行于6日至9日期间在广东寻根谒祖及参访交流。阿迪昂说,广东是他先辈的故乡,他对这里抱有特殊的感情,很高兴继去年之后再访广东。增进人文交往是促进瑙鲁与中国关系发展的重要一环,他希望通过这次寻根之旅,持续促进两国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为瑙中开启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注入更多动力。
另据《江门日报》报道,瑙鲁位于中太平洋,由一个独立的珊瑚礁岛及周边海域构成,是世界最小的岛国。
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主任费晟介绍,瑙鲁在1900年左右开始形成鸟粪石产业,当时实际控制该产业的太平洋磷酸盐公司是英资背景,通过汕头、香港等口岸,定期向瑙鲁输入华人劳工。
费晟表示,除去太平洋战争时期,瑙鲁在20世纪上半叶始终维持着2000人左右的华人移民社会;除了落叶归根的华人外,相当一部分华人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中,其后代一直繁衍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