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6日晚11时40分,在台湾嘉义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成为120年来首个登陆嘉义的台风。7日下午,台湾灾害应变中心通报,全台灾情共计5205件,集中于台南市、嘉义县市、高雄市和云林县等地,造成2死、600余人受伤。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大陆有关方面对此高度关切,对不幸遇难的台湾同胞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及受伤人员表达慰问,并希望受灾民众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香港中通社报道,台风“丹娜丝”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635人受伤,66万余户断电,10多个县市停班停课。它是120年来首个登陆嘉义的台风。由于“丹娜丝”登陆几乎直撞中央山脉,导致其结构遭破坏,已于7日清晨5时许由中度减弱为轻度台风。
在农损方面,灾害应变中心通报,农业总损失约2.5716亿元(新台币,下同),以台南市损失2.1024亿元(占82%)、嘉义县损失2230万元(占9%)、云林县损失2083万元(占8%)及南投县损失270万元(占1%)较为严重。同时,农作物受损以文旦柚较严重,损失1.1840亿元,次为龙眼、椪柑、食用玉米及香蕉等。
台北“中时新闻网”报道,有网民拍下,6日晚嘉义长庚急诊室门外,一辆救护车的车门大开,导致整辆车被强风吹着走,救护员则用肉身挡着,避免车子被吹翻甚至撞墙。所有医护人员看到这一幕都吓坏了,但门外风雨太强,根本无法帮忙。所幸救护车最后停下来,未造成人员伤亡。影片曝光后,许多网民纷纷留言“吓死人了”。此外,嘉义布袋还有透天厝屋顶被台风吹走,变成真的“透天”。
香港中通社报道,难敌台风“丹娜丝”16级强劲风力,台南市古迹、知名地标南鲲鯓代天府牌楼6日晚应声倒塌,许多信众感到不舍。当天除了有进香团继续按照行程涉水进入庙内进香,还有不少民众专程前往关心倒下的牌楼。
根据庙方记载,南鲲鯓代天府牌楼为1970年开始设计,1982年8月建置,迄今已有约43年历史。其采用双排共12根桧木稳定结构,最粗直径达81.8厘米,高达14米,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五门式木作牌楼。
庙方表示,该牌楼是以古代工艺所建,立柱均为台湾桧木,且都是罕见的千年桧木,如今每根桧木要价恐需2000万元到3000万元新台币,损失无法估量。目前规划原桧木立柱会先收藏在适当地点,未来再评估是否重建,若重建则会考虑改用钢筋水泥材质,确保牌楼的结构安全。
另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福建省地方标准《海峡两岸共通闽台地区平均风速剖面模型评估方法》。这是中国首部海峡两岸气象领域共通标准,将于2025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
据悉,该《方法》由平潭综合实验区气象局牵头,联合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台湾相关机构共同编制。两岸专家学者通过对比分析大陆、台湾以及国际现行的8部风荷载规范,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平均风速剖面计算方法,有效弥补了原有计算方法未考虑地形、台风等因素所存在的不足,对闽台地区乃至中国其他沿海区域的工程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相关标准已在台湾试点推广,并初见成效。如在台湾新北市,一家工程公司在进行大楼耐震补强建设时,精准运用了该标准来计算建筑结构所承受的风载荷,确保补强设计能够更科学地抵御风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