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香港中通社
国际会计服务机构普华永道7月2日发表报告,将全年新股宗数及集资额由年初预测的70至80宗及1300至1600亿港元,分别调高至90至100宗及2000至2200亿港元,香港有望重夺IPO集资额全球第一,并预料这股新股(IPO)热潮将延续至明年上半年。
香港中通社报道,回顾今年上半年,香港共有44家新股上市,同比升47%,共集资1071亿港元。主板新股以零售、消费品及服务(34%)为主,其次为工业及材料与医疗和医药。
展望下半年,普华永道相信港股IPO可保持升势,全年将有90至100家企业在香港上市,集资额可望超过2000亿港元。信息科技及电信服务、医疗和医药、以及零售、消费品及服务相关的行业板块将会是市场焦点。
普华永道香港资本市场服务主管合伙人黄金钱表示,该行对今年IPO集资额的预测已相当保守,全球IPO市场都有变化,要回到高峰时逾3000亿港元集资额,需要其他因素配合,包括利率。
中概股方面,黄金钱透露,接触到一些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准备赴港第二上市或双重上市,对市值、盈利、架构有一定要求,但这些并没有阻碍他们赴港,香港有优势,投资者对中概股企业的熟悉程度更高。
港元汇价近日持续弱势,香港金管局2日再度买入港元,承接200亿港元沽盘,会否影响新股认购热度?黄金钱说,香港特色是资金自由进出,大型IPO吸引大量资金快速流入,资金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他相信不会影响上市热潮,目前超过200家企业递表港交所申请上市,IPO热潮至少可延续至明年上半年。
新华社报道,业内人士认为,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突出,折射资本市场对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的信心。从硬科技巨头到新消费品牌,这些新上市企业正成为重塑港股生态的“新核心资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港股IPO市场走热并非偶然。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枢纽,而港股IPO市场通过连接境内外资源,为全球资本参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高效透明的对接平台,企业与资本实现“双向奔赴”。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近期国际资金流入,香港成为资金避风港。资金流入后,投资者对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情况的认知大为改观,逐步加大了资产配置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