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呛辣短剧’风靡北美网络”,“大陆短剧闯入北美市场”,“大陆短剧逆袭荷里活”……近来,大陆微短剧成功“出海”的消息吸引了不少台媒的注意。台媒指出,大陆微短剧不仅吸引大量海外观众点击观看,也点燃美国演员圈对参演陆剧的热情。有台湾民众称赞大陆微短剧“抓住了全世界的胃口”。
“麻雀变凤凰”题材吸引观众
台北“中天新闻网”报道,台湾前立委、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近日在一档网络节目中谈到大陆微短剧海外“出圈”一事津津乐道,“讲到欲罢不能”。谈到北美观众对“霸总”题材短剧的超高兴趣,郭正亮表示,“麻雀变凤凰”的题材大家都爱看,大陆微短剧一集大概5至10分钟,有的甚至更短,“碎片时间”对大家来说更灵活。对此,主持人还调侃道,“没想到亮哥会喜欢看霸总题材的剧。”
有趣的是,当主持人说“你看,(大陆微短剧)多么能够掌握西方人的胃口”时,郭正亮马上“纠正”道,“不是(抓住了)西方人的胃口,是(抓住了)全世界的胃口。”他还表示,大陆找到了新的网络表现形式,很厉害。
和郭正亮一样,不少台湾网民也“很有感”:“短剧质量不一,但总有一套适合你。”“虽然(短剧)剧情只有更离谱、没有最离谱,但……你就是完全停不下来!”“而且大陆短剧的质感越来越好了,无论是背景,还是特效、演员的功力。当它形成产业链,那是很惊人的!”
微短剧App在台湾受欢迎
台北“ETtoday新闻云”报道,近年来,台湾频掀“陆剧热”,大陆微短剧也吸引了不少台湾观众的目光。有台媒指出,台湾前10名的娱乐App,有4个就与微短剧有关,显示出台湾手机用户对微短剧的关注。
台湾网络热门话题分析网站“网络温度计”早前一篇报道称,大陆的“微短剧旋风”正席卷全球影视圈,以浓缩剧情、飞快节奏与高潮迭起的反转桥段,成功虏获大批观众的目光。这不仅是茶余饭后的新型娱乐,更是一场正在改写影视产业版图的变革浪潮。
台湾“网络温度计”指出,通过舆情分析软件观察近一年台湾网络关于“大陆短剧”的讨论,热门关键字如“狗血、霸总、剧情、穿越”等,揭示了其独特的叙事偏好;制作团队善于打造戏剧张力与情绪共鸣,使观众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迅速上瘾、欲罢不能。
“网络温度计”还归纳出大陆微短剧的四大关键爆红原因:第一,内容短、快,更适合现代人的观看节奏;第二,复仇、甜宠、狗血套路强势吸粉;第三,低成本高收益吸引资本抢入场;第四,平台流量算法加乘“病毒式传播”。
流行文化拉近两岸青年距离
香港《大公报》报道,最近两岸青年微短剧大赛颁奖典礼及相关活动在浙江横店举行。获得大赛微短剧组二等奖的《跳绳》台湾剧组代表称,无论是共同拍摄剧本交流,还是技术学习,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两岸创作者携手合作,用作品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连结。
大陆方面曾表示,当前还有约2/3的台湾同胞未曾到访大陆,希望两岸的民众通过短视频、微短剧看到彼此的生活,增进了解、消除误解,也希望两岸青年增加交流合作,不断创作好作品好故事,共享两岸发展机遇,共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中新社报道,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阚平说:“微短剧发展至今,已经由娱乐价值延伸到‘微短剧+千行百业’的发展态势,我想这也是两岸青年影视创作者今天来到这里做研讨的兴趣点之一。” 中华文化为影视创作提供丰沃土壤,两岸产业互补则奠定合作根基,期待活动参与者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探索“剧本共创─人才共育─技术共享─市场共拓”的全链条合作模式,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商业价值的内容矩阵,让两岸影视产业在合作中形成国际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突破5.76亿,占网民总数的52.4%,市场规模达到504亿元人民币。
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公会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仲祺说:“我们自去年起倡议‘两岸题材精品短剧’,接下来将推动拍摄‘100+’两岸题材的精品短剧,培养‘100+’台湾的青年潜力演员,融合两岸青年共创‘100+’好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