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时间已然过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6月30日公布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显示三大PMI指数均有所回升。有分析指出,中国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趋势日益明显,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作为较早发布的月度经济指标之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最新读数和变化趋势,为上半年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又一生动注脚。
专家预计上半年GDP增速有望达5.2%
大陆央视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7%、50.5%和50.7%,比上月上升0.2个、0.2个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中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
北京《中国证券报》报道,多位专家表示,面对复杂国际环境,上半年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为实现全年增长预期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下阶段,应抓好存量政策落地显效,研究出台新的储备政策,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推动经济继续稳中有进、向优向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预计二季度GDP增速约5.2%,上半年GDP增速约5.3%,为实现年度增长预期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预测,上半年GDP增速有望达5.2%左右。
在高盛中国经济学家王立升看来,出口与部分制造业投资是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中超预期的部分。同时,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下,经济增长动能从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换的迹象增多,这一趋势在下半年或更加明显。
“三航”产业快速增长 工业高质量发展活力显现
大陆央视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2.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随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前五个月装备制造业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航天、航空、航海等“三航”产业快速发展,带动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利润同比增长56.0%。其中,飞机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0.7%、28.6%和85.0%,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活力显现。
中新社报道,今年4月15日,第100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在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湖州动力制造基地正式下线。
近年来,液氧甲烷成为火箭燃料“新宠”。2023年7月12日,蓝箭航天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填补了中国液氧甲烷火箭的技术空白。
3D打印技术在火箭制造中已扮演重要角色。蓝箭航天副总裁张静茹说,在火箭发动机超9000多个零部件中,已有超过一半使用3D打印技术完成,这极大提升了规模化生产效率。
“除发动机外,3D打印技术还可应用于复杂管路制造,带动火箭相关制造领域成本实现指数级下降。”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河动力”)执行总裁夏东坤称,通过3D打印等创新设计,该公司成功将发动机制造成本降至以往的1/10,既保证了质量一致性,又为商业航天普及提供了更多可能。据悉,成立7年来,星河动力已完成19次商业发射,将总计81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表示,当前,太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工业化赋能卫星批产,商业航天正在用开放思维培育产业生态,加速技术与产业融合,带来无限的机遇。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资产 “韧性”是关键词之一
中新社7月1日报道,经济“半年报”即将发布之际,外资机构密集公布下半年经济展望。“韧性”成为其评价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多家机构表示看好中国资产潜在机会。
汇丰环球投资研究团队认为,全球经济面临更多下行压力,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或放缓至2.5%,而中国经济韧性依旧,着眼未来、行稳致远的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将为内需增长提供有效支持。
“中国消费表现超预期上升。”巴克莱研究团队报告认为,今年前5个月,中国零售销售数据有四次超出市场预期,这得益于今年升级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效果超预期。此外,汽车销售持续强劲增长,汽车销量的持续复苏普遍超出预期,这一趋势有望在下半年延续。
在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的背景下,中国资产受到市场关注。
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认为,包括欧洲、日本及中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及新兴市场宏观环境正在向好。“尤其是中国股市,应会受益于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中国股市估值目前仍处于合理水平,投资者聚焦于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及机器人等领域的重要科技发展。”
在此前为期两周的欧洲和亚洲路演中,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看到,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提高。他介绍称,投资者普遍认为中国股票相对具有吸引力,希望看到更可持续、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
外资机构还看好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趋势。德意志银行研究报告称,贸易竞争力有望长期支撑人民币走强,预测2025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升至7.0,2026年底进一步升至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