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开通一周年 总车流量超3150万辆次
发布时间: 1751275720745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1275720745

全长约24公里的深中通道是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连接深圳、中山、广州,使三地交通时间大幅缩短。6月30日是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通车以来,总车流量已经超过3150万辆次。其中港澳车牌车流量累计76.97万车次。

综合大陆央视报道,数据显示,工作日期间,深中通道全线车流总体平稳有序,日均车流为8.15万车次。从车流时段分析,车流高峰均出现在上午11时至12时,下午16时至17时。

节假日期间,深中通道车流持续高饱和运行,屡创新高。开通以来已经4次刷新了日车流高峰纪录,今年“五一”当天达到通车以来的最高峰—18.16万车次。公众假期日均车流量13.96万辆次,比工作日多71.24%。此外,深中通道今年上半年比去年下半年累计车流量也有增加。去年下半年日均车流量为8.20万车次,今年上半年日平均车流量为9.09万车次。

据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范传斌介绍,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总体车流呈安全平稳有序的状态,车流量日益增长。整个珠江口包括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过江通道的总体通行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出行的愿望更加强烈,珠江口过江通道的总体车流也呈明显增长趋势。深中通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交通枢纽作用日益凸显。

近日,广东中山正在筹备举办2025年招商大会。相比以往,今年的招商引资规模更大,吸引了更多来自海内外投资者的关注,预计意向投资额将超千亿元(人民币,下同)。

招商热度更高,离不开一年来深中通道的持续赋能。去年通车后,深圳、中山往来时间由2小时缩短到半小时左右,每天近百趟班次的深中跨市公交,让人才通勤更加便捷;累计超300多项的“深中通办”措施让政务服务更加便利;超4.8万亩的中山工业用地整合,让企业拥有更多、更经济的生产腹地。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至中山的企业净流入量达168家,同比增长超两倍。

联通的不仅是深圳、中山。去年10月,深中通道广州南沙万顷沙支线开通,广州南沙至深圳宝安行车时间缩短至20分钟左右。如今,紧邻深中通道出口的南沙万顷沙镇已形成“芯片一条街”。去年全年,相关企业实现产值达59.72亿元,年增速超30%。

另据《广州日报》报道,6月30日,据广东海事局消息,自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以来,海事部门累计保障逾20万艘次船舶安全通过深中大桥水域,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水上客货运便捷高效。

针对深中大桥水域船舶流量大、通航环境复杂的特点,广东海事部门依托“智慧海事平台”建立电子警戒区智能预警机制,船舶驶入管控区域时,系统自动推送大桥通航参数、气象水文等安全信息,实现风险预警“点对点”精准送达。

深中通道通车不仅重塑陆路交通格局,更推动桥下水域通航效率全面提升。海事部门构建“车巡+船巡+无人机+智慧平台”立体化监管网络,先后保障“伶仃牧场”系列海洋牧场网箱、全球最大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等安全通过,为湾区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在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之际,据相关部门消息,项目地标性建筑——西人工岛也将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面向社会公众预约开放。

西人工岛是深中通道桥梁和隧道转换的关键节点,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转换枢纽,同时,未来还将承担起科普教育、主题观光、研学体验等功能。

据悉,在科普基地可以近距离接触中国的“大国重器”,欣赏世界首创的沉管隧道、浮运安装一体船等1∶1仿真模型。

同时,还可以获得沉浸式科普体验。例如,通过裸眼3D设备、多媒体展示、互动装置,身临其境地了解深中通道的建设奇迹;各种科普设施也力求将桥梁复杂工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还有大湾区交通发展脉络,深中通道建设历程摄影展等。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