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州盘兴高铁与沈阳至长白山的沈白高铁双双进入冲刺阶段。21日,盘兴铁路全线轨枕预制任务全部完成,为盘兴高铁2025年11月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沈白高铁也于近日全线铺轨施工完成,预计将在9月底建成通车。从西南到东北,贵州和辽宁分别有望成为西南和东北首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中新网“三里河”工作室27日报道,贵州喀斯特地貌曾让“地无三里平”成为发展制约,而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长期面临传统产业转型与区域协同不足的挑战。高铁网络的全域贯通,犹如打通了区域发展的任督二脉,让经济要素的高效流动成为可能。
如,盘兴高铁通车后,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中心城市1至2小时的高铁交通圈将正式形成。
沈白高铁除了结束抚顺不通高铁,打破辽宁高铁网络西密东疏的格局外,也将加速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1小时都市圈。
这种时空压缩效应正以轨道之力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拿高铁连通的黔西南州和六盘水来说,2024年,两地GDP合计3189.5亿元(人民币,下同),仅占贵州全省经济总量14%。高铁开通后,兴义市将与沪昆高铁大动脉连通,这对当地旅游业、农产品流动等将产生巨大乘数效应,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能。
在东北,沈白高铁的加入,通化、白山、延边等与沈阳、北京的时空距离大大拉近,使得京津冀地区的游客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抵达长白山。
另外,高铁带动的同城效应不可忽视。
如,按照辽宁的规划,抚顺在沈阳都市圈内的重要定位是实现同城化发展。
而沈白高铁线路途经抚顺、本溪、通化等城市,以35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抚顺至沈阳的通行时间更有望缩短至10分钟之内,二者被拉得越来越“近”,势必会产生更多火花。
铁路建设是激发内需潜力的重要引擎,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很大程度上映射出流动中国的活力与潜力。
北京“中国网”报道,2025年一季度,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2亿元,同比增长5.2%,在基建投资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铁路以“逆势上扬”的姿态,成为稳增长、扩内需的关键支撑。
沪渝蓉高铁湖北段完成投资超百亿元,其宜昌至涪陵段桥隧比高达92%,建成后将串联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彻底打破湖北武陵山区交通瓶颈;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频次增至每周6列,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新三样”货物占比突破75%,铁路正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战略通道;更深层的变革在于产业链重构,内蒙古牛羊通过铁路冷链专列48小时直达粤港澳餐桌,牧民收入增长25%;甘肃兰州至张掖高铁中川机场东站投用,空铁联运实现“零换乘”,甘肃文旅客流同比增长25%,沿线民宿、非遗工坊订单量翻番;沪渝蓉高铁应用北斗+5G列车控制技术,让偏远山区首次接入“智能交通网”,数字鸿沟被铁轨悄然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