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实行2.5天休假!10余省份明确
发布时间: 1748319464081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8319464081

近日,四川绵阳宣布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鼓励2.5天休假模式相关话题冲上社交平台热搜第一。

中新网报道,四川省绵阳市商务局近日印发《绵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清单》提到,落实年休假应休尽休和带薪休假政策,鼓励企业弹性调休,推广夫妻共享。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绵阳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相关文件中写的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4.5天弹性工作制度,但并非强制要求。

对此,不少网民表示建议在中国推广。

事实上,四川绵阳并非中国最早提出试行2.5天休假的城市。早在2015年,在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就已经有关于优化休假安排的内容。该意见指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鼓励弹性作息。此后,中国多个城市开始实施夏季2.5天休假,“四天半”工作制引起广泛关注。

据报道称,已有河北、江西、甘肃、辽宁、安徽、陕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北及重庆市11个省份及直辖市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2.5天休假。

上述各省市政策多为“鼓励性”文件,具体如何执行仍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是鼓励休2.5天假期,而非规定休2.5天,实施时间是夏季,而非整年。最关键的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才能休2.5天,更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中第三条的规定:职工每日需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就意味着,如果周五下午休了,其他时候你可能就得加班了。

目前,中国已经有多个城市启动执行“2.5天弹性作息”了。

在贵州省黔南州,还规定每周五的下午安排轮流休假人数不少于本单位人员总数的2/3,每人每月原则上可轮休2次。

江西省吉安市明确规定周五下午休假时间计入带薪年休假时间,所休时间首先从年休假时间中扣除,年休假天数不足以抵扣周五下午休假累计天数的,可采取每周增加两小时工作时间或者将平时加班补休时间、法定节假日值班轮休时间调剂到周五下午等方式解决。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杨海洋教授表示,缩短劳动时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推广需结合实际情况,避免“一刀切”。“文明程度越高,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需求越强烈。”杨海洋表示,过去工人争取每天工作10小时,如今8小时工作制已成常态。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劳动时间只会更短。

济南“大众新闻”刊发评论文章称,2.5天休假模式为“城市微度假”带来了更多可能,让被“两点一线”束缚的城市空间重新被看见。据新华社报道,在即将到来的端午假期,长三角、京津冀等“2小时高铁圈”周边游预订量显著增长。消费者选择“周五下午出发+周末返程”的错峰出行模式,既能缓解“黄金周”景区人潮压力,又能提高旅游业、服务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多出的半天时间用在路上,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周末休闲体验。

评论指出,消费升级的本质是对体验感的更高要求,而体验感需要时间的沉淀。适度延长“生活留白”,为这种沉淀创造了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指出,经济增长和居民闲暇时间有关。“根据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每增加1%的休闲时间,将拉动经济增长0.3至0.5个百分点”。当经济发展需要寻找新支点,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更高效的工作模式,而是让劳动者成为有时间、能消费、有归属感的生活主体。

评论强调,弹性休假也需“柔性落地”。网络上对“2.5天休假模式”存在部分担忧的声音。例如,有网民提出如何对多出来的0.5天假期进行界定,是否影响年假权益或增加其他工作日工作时长;有网民担忧增加休息天数是否与薪资挂钩;也有观点认为服务行业、制造业以轮休为主,对弹性休假制的意愿较弱,需要更多政策激励。有网民建议,实行休息模式的选择权应当开放给劳动者,为不同行业制定差异化细则,避免因“一刀切”产生抵触情绪。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