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人口超577万 持续探索如何“大城养老”
发布时间: 1747739374354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739374354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上海市民政局19日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从户籍人口来看,上海还在“变老”。

中新社报道,根据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统计局形成的2024年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工作有关综合统计信息,截至2024年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577.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7.6%。这堪称“三人行必有一老”。

此前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为568.0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7.4%。对比可以看出,上海的老龄化程度还在加深。

深度老龄化的背景下,上海一直在探索如何“大城养老”。

上海的养老服务格局可以用“9073”概括:即90%为居家养老,7%为社区养老,3%为机构养老。

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全市有养老机构693家,核定床位总数为17万张;上海还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29个,日间照护机构919家,助餐服务场所2406个。

近年来,上海尝试为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这些改造小到扶手、换鞋凳、小夜灯,大到整个厨房、卫生间的整体改造,致力于让居家养老更具舒适度与安全性。

上海也在探索建设智慧养老院。上海市民政局局长蒋蕊在今年4月举办的2025上海民生访谈上称,到今年年底,上海计划打造100家智慧养老院。

此外,据新华社《半月谈》报道,“空巢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起居上的照料,也迫切希望通过社交来排解孤独并获得人际连接。随着银发经济浪潮迭起,银发社交这个“隐形刚需”也逐渐得到各方重视。

“搭几站地铁,下来走几步就到店里了。人均消费才100元(人民币,下同)出头,包了中午和晚上两顿正餐,每顿都有近20道菜,吃完了组队去隔壁唱卡拉OK,或者打打棋牌聊聊天,老同学们在这里聚聚玩上一天还是很开心的。”退休多年的上海市民徐阿姨,向大家热情“安利”圈子里的最新玩法“百元一日聚”。这类精准卡位中老年人的社交产品,正在上海加速裂变。类似的服务产品多种多样,但核心逻辑比较一致:大都通过餐饮场地、娱乐设施的空间聚合,打造“低决策成本+高情绪价值”的一站式线下社交容器。

“我们发现,老人聚餐社交的需求其实很旺盛,但在餐厅吃完以后无处逗留以及需要另寻休闲场所很不方便。‘一日聚’业务解决的就是这个痛点。”上海徐汇一家“一日聚”门店负责人表示,传统餐饮业午餐和晚餐之间是经营的“低效时段”,刚好可以把闲置场地用于满足中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据悉,该品牌未来还计划进一步延展业务链条,如郊区游、外地游等,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提升业务盈利水平。

除了主打“社交+文娱+餐饮”的复合型线下场所,“社交+文娱+医疗”“社交+康养”“社交+教育”等各种中老年人“社交+”新业态也在不断涌现。上海一家连锁KTV与口腔医院合作,开发了面向9人及以上户籍老人的免费每周3小时唱歌及口腔拍片检查服务;有机构组建了退休社群付费俱乐部,定期举办禅修养生、模特形体训练、摄影剪辑等兴趣活动。艾媒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银发社交娱乐市场规模已超7000亿元。以60后、7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活力银发族正在逐渐成为银发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意愿及消费能力持续提升,需求也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银发社交服务类消费的发展恰逢其时。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