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 中国民营经济的“520”来了
发布时间: 1747736916283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736916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20日起正式施行。中国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未来将从三方面做好法律实施相关工作。

中新社报道,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写入其中,以立法形式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法律主体地位。

李超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国家发改委将从法律宣贯、配套政策和民企关切三方面做好法律实施相关工作。

在开展法律宣贯活动方面,国家发改委后续将推动在政府部门、新闻媒体、高校院所、行业协会商会等开展普法宣讲,组织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园区活动。

在配套政策方面,将加快推动配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目前相关政策举措已经陆续出台实施,后续将建立细化台账,逐项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实施;加强跟踪问效和督察督办,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在解决民营企业关心关切的问题方面,将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强化失信惩戒,加快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欠进度;推动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实施好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提高涉企收费透明度;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建设和“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政策环境。

北京《证券日报》报道,“当前,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相信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于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稳定市场情绪、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一定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

“为了让民企敢投,国企敢干,法律专门做了一些特别的规定,核心就是重申契约精神。对于进一步恢复民营企业参与政府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信心、提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优化地方的稳定、透明、公平和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里程碑的促进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8日,中国A股市场的民营企业合计3424家,占比超六成。仅从今年来看,截至19日,年内累计42家公司登陆A股市场,其中36家为民营企业,首发募资合计238.76亿元人民币。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新法实施后,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将会对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针对民营经济或中小企业的投融资规定进行梳理和修改完善,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增加对促进民营经济投融资业务的举措。从总体上看,有利于降低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的制度性成本。

不少民营企业家明确表示,确实感受到了民营经济促进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作为高研发投入的科技企业,这部法律让我们信心倍增,让我们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在产业链升级中当主角、在国际竞争中展实力,成长为更具创造力、竞争力、担当力的时代生力军。”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这部法律直击行业痛点,通过“促进投资融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技术型民营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制度性方案。资金支持、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等举措一旦真正落地,民营企业的资金流压力将会大大缓解,进而推动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转化。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