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机+良法”助力“三夏”开启“加速度”
发布时间: 1747650606659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650606659

“三夏(夏收、夏种、夏管)”是中国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抓好“三夏”生产对完成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任务至关重要。近期,中国多地纷纷运用“良种+良机+良法”助力“三夏”开启“加速度”。

综合大陆央视报道,黑龙江黑河是中国大豆主产区之一,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50亿斤左右。眼下,当地大豆春播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北安市不仅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国家级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当地有18家具有育、繁、推一体化发展体系的种子企业,年育种面积在130万亩以上,拥有知识产权大豆品种98个。此外今年农业生产中,北安市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农业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农业专家们会在选种、春耕、夏管、秋收等关键环节来到田间地头,对农民和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并根据当地实际的土壤、气候条件给出针对性专业指导意见,全流程地帮助农民科学种田。

营口市是辽宁省的水稻主产区之一,眼下,当地的水稻插秧工作正有序进行。位于营口市站前区的5万亩水稻集中种植区,多台插秧机正在田中穿梭。其中有近半的设备采用了无人驾驶插秧机。它们正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精准栽插,行距误差不超2厘米,单机每小时作业超5亩,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0%。今春开始,营口市投入5300多台插秧机,其中近半数搭载智能系统。今年,营口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实施“政策补贴+龙头企业示范”双驱动,构建起智能农机推广网络,实现水田种植区乡镇级智慧农机服务站全覆盖。同时,根据气温、地温、墒情等实际情况,指导农民适时播种,充分发挥农机播种速度快、播种质量高的优势。

这段时间,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的10.13万亩小春马铃薯逐渐成熟,进入收获季。田野间,种植户正抢抓农时采收。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当地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在品种选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下足功夫,品质优异的马铃薯吸引了中国各地的客商前去采购。作为马铃薯产出大县,陆良县持续进行品种改良和技术创新,并集成示范推广高垄双行、双滴带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马铃薯增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近段时间,在山西河津的黄河滩涂地里,种植户在小麦即将成熟前,开展辣椒苗套种工作。这种“小麦+辣椒”的套种模式在当地尚属首次,为促进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开辟了多元路径。“麦椒套种”是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在每年秋季播种小麦时,提前预留辣椒种植带,次年五月上中旬在预留带上移栽辣椒苗。这种套种模式通过精准计算作物生长周期,科学衔接两种作物的共生期。在小麦生长后期可为辣椒幼苗遮荫,避免强光灼伤,有利于辣椒缓苗;待小麦收割后,小麦秸秆自然覆盖田间,既能保墒抗旱,又能抑制杂草生长。同时,辣椒苗期需肥量较少,与小麦的养分需求形成错峰互补,实现土壤养分的高效循环利用。

另据中国水利部消息,截至5月中旬,今年中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两成,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三成。水利部科学调度水工程,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目前,中国春灌面积达3.6亿亩。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