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乘组任务进展顺利 “天宫”添新客
发布时间: 1747648205471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648205471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已有20多天。上周,乘组开展了空间科学实(试)验、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站内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此外,中国官方18日首次公布在中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

综合大陆央视报道,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内各项研究持续开展。上周,神二十乘组对生物技术实验柜内细胞组织培养模块微生物效应机制研究样品进行观测,与上期视频画面相比,样品外观已发生明显变化。近日,神二十乘组在地面科研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了入驻以来的首次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模拟空间站面临内部失压情况时,航天员与地面人员“天地协同”进行紧急处置的全流程。

低温存储环境是开展空间生物科学实验的必要条件,问天实验舱内的低温存储装置可为中国空间站提供长期持久的低温生物样品保存功能。上周,乘组对其进行了巡视,并完成状态检查。此外,乘组对站内的3套舱外航天服进行了定期检查维护,并完成相关设备状态检查与设置等工作。

完成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的同时,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也定期完成物资整理转移、环境清洁维护等工作,维持“太空之家”整洁有序。

据了解,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6个月期间,将持续开展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还将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

另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8日发布消息,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中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

2023年5月,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利用无菌采样擦巾对空间站舱内表面微生物进行在轨采集和低温储存。下行后,经过地面实验分析,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微生物物种——天宫尼尔菌。该研究综合运用了形态观察、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分析和代谢分析等多学科手段,最终确认了这一独特物种。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天宫尼尔菌这个人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太空居民”,还有多项优秀的“生存绝技”,堪称微生物界的“六边形战士”。

此次发现的天宫尼尔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的产芽孢细菌,隶属于细胞杆菌科尼尔属,与近缘物种相比,天宫尼尔菌在适应空间环境方面表现出色:第一,天宫尼尔菌具备卓越的“抗压”能力,通过调控杆菌硫醇的生物合成,精准应对空间环境中的氧化应激。这种机制维持了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保障其在极端条件下也能稳健生长。第二,天宫尼尔菌在生物被膜形成、辐射损伤修复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特征,这些能力集于一身,帮助其成为能够适应空间环境的“六边形战士”。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