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
北京央广网报道,当天,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举行。宁波与“5·19中国旅游日”有着特殊的渊源。公元1613年5月19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从宁波宁海出发,开启了他壮阔的人生旅程,并在其传世巨著《徐霞客游记》开篇专门进行记录。同时,宁波也是中国旅游日的倡议者和发祥地。2011年,中国国务院正式确立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2025年,第15个中国旅游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回归宁波、回到发祥地。
今年中国旅游日以“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为主题,突出惠民乐民,举办主题日、主题月等系列活动,联动铁路、航空、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OTA平台、电商平台等机构,广泛开展文旅惠民、入境旅游推介、文明旅游、优化消费环境等活动。各地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引导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民宿、院团剧场等推出门票减免、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进一步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和旅游消费潜力。
新华社报道,14年前,5月19日被冠以“中国旅游日”之名,开始见证中国旅游业的从小到大、由弱渐强。14年过去,旅游早已成为一种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
当“景区”的概念被“打卡点”延展,当默默无闻的县城被游客发现惊喜,当青瓦白墙的街区被越来越多人寄托乡愁……仔细观察中国日益发展壮大的旅游市场,文化的融入不断带来新鲜活力。
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表明,29.2%的受访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多安排文化体验活动,78.3%的受访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参加文化体验活动。越多丰富的文化内容融入,越显得旅游“有料”、有深度,越容易满足不同客群所需的“情绪价值”。
对于游客来说,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是最具说服力的宣传。比如,去年以来不断升温的“中国游”,便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新窗口、新通道。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建筑、现代化都市中的便利生活和烟火日常,令越来越多入境游客真切感受到“不一样的中国”。
对于地方来说,旅游的发展也真切改变着城乡环境。以贵州榕江县的“村超”为例,“村超”火爆以来,当地新增经营主体5988户,新增签约项目32个。“村超”运营收益的51%用于壮大250个村集体经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民生事业,49%用于乡村文化体育教育发展。乡村的面貌,便是在这种反哺中一步一步向美向新而行。
“真正的旅游不是从我待腻的地方到你待腻的地方去,而是你的美好生活我来分享。”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展现开放、包容、真诚、善意和温暖,才是旅游长红的密码。
“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活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戴斌说,随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领略自然之美、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在人们的旅游过程中必将得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