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汉学家李丽:汉学让我们和不同的人成为朋友
发布时间: 1747383193457 来源:中新社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383193457

2025年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下简称波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30周年。这是两国务实合作硕果累累的30年,也是文化交流推动民心相通的30年。近日,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汉学系系主任、汉学家李丽(Ljiljana Stevic)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其结缘汉学、了解中国的故事。

“我总是说,汉学让我们和不同的人成为朋友,一起工作,就像一家人一样。”当李丽还是个孩子时,其祖父曾说,“有一天中国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你必须学会中文”。这为李丽学习中文、接触中国埋下了种子。

17岁时,李丽在国际红十字会担任英语口译员,遇到了一位正在学习中文的同事,她介绍了贝尔格莱德大学有可以进修中文的机会。随后李丽开始在贝尔格莱德系统学习中文,两年后,李丽转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现北京语言大学)深造。

在北京语言大学求学的一年间,彻底改变了李丽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李丽感到,必须以某种方式帮助更多学生来到中国,了解中国。“但在回国后,我一度找不到与中文相关的工作,不过命运给了我转机——时任巴尼亚卢卡大学文学院汉学系主任推动在当地开设孔子学院,2017年,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获批建立。我参与其中,也开始努力把我在中国的经历讲述给更多人。”

在教学中,李丽逐渐意识到,学生们不仅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愿意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会组织一些关于现代中国发展的讲座,比如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的议题。在教学中,我们尽量使用中国作家撰写的有关中国的书籍。因为我们不能只介绍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还要介绍中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李丽认为,这种从古典智慧到现实政策的衔接,让学生更易理解中国行为的文化根源。

在孔子学院建立之前,巴尼亚卢卡没有系统学习中文的地方。“孔子学院设立后,截至目前已有500多名学生,而巴尼亚卢卡的人口仅约20万,可以说,对中文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之多令人印象深刻。”

“许多学生从孔子学院开始他们的汉语学习之旅,之后选择在汉学系进行更正式的学术学习。目前我们开办汉学系已有4年,有50多名学生,仅次于英语系。因此,我们的大学在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方面的作用变得非常突出。”李丽认为,学生必须掌握所能知道的一切知识,不能只做翻译或会说中文,而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学和哲学。

“因此我们会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仰韶文化讲起,衔接各个朝代,讲解每个王朝特定的历史节点、重要的历史人物、考古发现等,而且,我们会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如举办中文诗歌朗诵等。此外,我们和中国的大学一直有交换和联系。我们的学生去中国的交流活动已经持续了约5年时间,每次为期两周,他们会去北京、天津等地。我们现在鼓励他们申请奖学金,去中国学习一学期或一年,否则他们很难深入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李丽介绍道。

“目前孔子学院和汉学系的发展刚刚起步,我们希望设立更有针对性的硕士课程,以便学生可以选择经济类中文硕士或国际关系类中文硕士。未来,我们希望能与中国的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也会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帮助学生获得双学位,或是让我们的学生到中国学习一年。我认为这不仅是波黑的学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最理想的方式,也将有助于我们的国家与中国建立更好的关系。”李丽说。

责任编辑:程梓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