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广州市委金融办”)14日消息,该办公室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印发《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养老金融十二条”),支持养老产业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中新社报道,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广州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212.92万人,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目前,广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成熟定型,正逐步推动“制度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已有3015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覆盖51万名职工。
“养老金融十二条”从12个方面明确了广州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支持金融机构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提供综合管理服务;丰富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供给,推进具有养老属性的金融产品发展,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定制化的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业务;加大养老产业发展融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实际设立养老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
3月21日,广东广州,长者在颐寿安养麓湖家长荟内生活。中新社
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探索养老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探索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支持金融机构提供养老金融跨境服务,加强与港澳养老金融合作,探索推动内地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大湾区跨境养老金融产品、跨境医疗险产品,提升跨境养老服务质效;鼓励保险公司稳健有序投资参与发展居家、社区及机构养老服务等。
北京《中国经营报》报道,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从价格与期限来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人民币,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表示:“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居民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的热情明显增强,但目前中国服务供给方面仍存在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服务产品不足的问题,制约了居民服务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通过加大对服务消费的金融支持,将推动服务消费领域加快补短板的步伐。”
此次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的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5家属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26家金融机构”)。政策执行至2027年年末。
范若滢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银发经济规模和潜力持续扩大,但养老服务普遍存在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的问题,与银行信贷要求不匹配。由此,通过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强化金融对养老行业的支持力度,助力养老行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