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民航局消息,今年以来,中国民航国际客运航线网络不断拓展,通航国家数量达到79个,国际航班量和旅客量进一步增加。
大陆央视报道,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中外航司执行国际客运航班周均达6428班,比去年同期增长25.4%。其中中方航司执飞4470班,比去年同期增长31.4%;外方航司执飞1958班,比去年同期增长13.6%。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航班量份额稳步提高,目前航班量占比达到约72%。
此外,今年以来,中国国际航线网络不断完善,通航国家数量达到79个,国际航班通达性进一步提升。
国际航线网络持续扩容给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新选择,再加上出入境等利好政策的不断加持,今年以来,中国入境游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今年的外籍入境旅客就达16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近50%。除“北上广深”等机场外,部分支线机场的国际航线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升了当地的旅游收入。
在午后的上海浦东机场,来自德国的霍格夫妇刚刚从德国飞抵上海。
同样来自欧洲的阿劳拉也即将开始她的中国之旅。
作为中国热门的入境游目的地,上海今年以来的入境外籍旅客达180万多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48%。
今年以来,中国国际航线网络持续完善,航班量和旅客量进一步增加。中国至东北亚、西亚、中亚、欧洲、非洲等地旅客运输量分别比5年前增长20%、91%、233%、71%和241%;这35个国家的航班量已超过五年前的水平;与亚洲、欧洲间传统市场航线网络不断完善,与拉美、南太、非洲间航线稳步拓展,国际航班通达性进一步提升。
在湖南张家界协和乡的一家民宿客栈,10多位境外游客正惬意地享受中国土家菜肴。来自波兰的游客维亚德雷克一家已经在客栈住了3天。
今年以来,多条国际航线的陆续开通,也让更多有支线机场的城市受到国际游客的青睐。3月,大理机场开通往返胡志明市航线;4月,黄山机场开通往返韩国釜山航线。越来越多的外籍游客选择“打飞的”到中国不同的城市看山看海,从“过境游”延伸为“深度游”。
上海“第一财经”网报道,入境游的升温也使得更多旅游、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从业者获得了更多的商机。他们曾经历过疫情的停滞期,如今随着入境游的火爆,这些从业人员翻开了职场新的一页,他们的故事也折射出入境游市场的欣欣向荣。
赵达是一名西班牙语导游,今年以来他直接感受到入境游客的多元化和高端化。“我接待的西班牙客源人数,和去年相比,增量主要体现在高端客人上。近期,西班牙市场中MICE需求的上扬尤为突出。这些团队不仅规格高,对场地设施、服务品质的要求也很高。”
除了小语种导游们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对于入境游导游的服务和各方面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据了解,随着目前入境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向主题化、个性化方向的转变,对导游综合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不仅要是面面俱到的“活字典”,在带领入境游客游览历史名胜时,能将古老遗迹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更要满足入境游客对特定主题深入探索的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行程与服务。
“入境游的持续增长是非常有利于拉动文旅、餐饮、住宿和购物等各方面消费的,这也给上述产业领域的从业人员带来了商机,经历了疫情还能坚持在文旅业界的从业人员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要懂得抓住如今的商机,针对现在的入境游客打造更细化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目前来看,从业人员还需要加强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定制化文旅产品的打造。与此同时对于国际支付、退税等方面也要加大覆盖面,并且将商业、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和各类展览联动发展,吸引更多入境游客。”资深旅游业分析人士,高级经济师赵焕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