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选 华人首任世界记忆两个委员会委员
发布时间: 1747053192453 来源:《澳门日报》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05319245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近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第十五届常会,会上决定增选中国澳门的杨开荆为世界记忆(国际)“名录分委会”委员。杨开荆同时担任“教育与研究分委会”委员职务,主要基于其学术背景、专业经验及个人能力,冀为记忆遗产的发展,增添活力和贡献专业知识,扩大文献遗产的国际影响力。这两个委员会是首次委任华人担任委员。

《澳门日报》报道,这两个委员会前者主要负责审议各国/地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级《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遗产;后者负责宣传推广和教育。

澳门功德林入选名录

中国国家档案局长王绍忠祝贺指出,记忆遗产、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受到国际社会重视,各国也致力开展申报项目。目前,中国有清代大金榜、《本草纲目》、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以及澳门功德林档桉等共十八项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国际)名录》;而入选亚太区名录则有十七项,当中包括澳门的叁项。国家正积极做好档案文献遗产申遗工作,以展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认为澳门同胞能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意义重大、责任在肩。期待杨开荆在新的平台上施展才干,取得更大成就。希望与澳门开展更多更好合作,共同在国际上宣传中华优秀文化。杨开荆任职澳门基金会,现任澳门文献信息学会理事长、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委员会主席,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学术中心(跨国)工作组协调员,长期参与世界记忆项目,并组织学会和中心成员为澳门的文献遗产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杨开荆获选唯一华人委员

名录委员会主要负责监督《世界记忆国际名录》提名项目的评审,并与各国及地区沟通、提供专业意见,解释评选标准和结果等。“教育与研究分委会”由五位委员和一位报告员组成,杨开荆也是唯一的华人委员,该委员会主要负责为文献遗产在全球的教育和研究,制订系统化的策略和理念,并帮助开发有关世界记忆的创新课程和研究。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身兼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他致贺称,澳门具有独特的优势,应发挥所长,积极拉近与国际社会的距离。建议多举办国际研究活动,邀请各项遗产专家来澳开展学术交流,加强记忆遗产与世界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联动,发挥澳门歷史遗产资源作为旅游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扩大国际“朋友圈”,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对话。

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祝贺称,澳城大作为全球首个设立世界记忆学术中心之地,在本地和邻近地区担当桥樑角色,未来将致力推动相关教育与研究,通过文献遗产发掘整理传承文化,并鼓励年轻人参与世界记忆项目。明年将迎来澳城大四十五周年校庆,会举办系列国际学术活动,以彰世界记忆学术中心平台作用。

澳门文献信息学会会长邓骏捷对学会代表担任两项重要委员感到光荣,随着杨开荆担任教科文相关职务,为学会发展推上新的台阶,未来将积极加强澳门与世界各地文献信息及文化学术的交流,促进澳门文化学术事业,强化澳门的文化形象。

责任编辑:戴戴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