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迎订购旺季 南美订单大幅增长
发布时间: 1747036111558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036111558

浙江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外节日礼物用品”集散地,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海外节日礼物用品从这里出口到世界各地,占全球市场近80%的份额。眼下又到了节日礼物用品的订购旺季,然而今年4月以来,美国一再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在此背景之下,义乌产品销售现状如何?外贸商家们又是怎么调整策略、拓展市场的呢?

大陆央视报道,走进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国外节日礼物用品专区,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商家都在忙碌着。不少采购商一早就到市场,选购新品或询问比价。来自澳大利亚的客商Jamie Walters说,为了能赶在年底节日前上架商品,他这几天就准备下订单了。

受生产周期和海运时间影响,很多外国采购商5月就开始下订单,为年底的节日做准备。接下来的6月,距离稍近的海外买家也会相继而来。7月开始,义乌就将进入发货高峰期。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鲁芙蓉表示,今年的订单量相比去年有所增长。

鲁芙蓉说:“最近还是挺忙的,订单量也比较可以。我们主要出货的是南美市场,还有中东、欧洲。今年其实对我们来说还是比去年要增长一些的,因为我们的产品系列比较全,都是有自己独特设计的产品,所以说非常招客人的喜欢。”

不少经营户表示,当前国际贸易局势复杂,他们原本以为今年订单会受冲击,但目前来看订单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经营户王金晶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销售海外节日礼物用品已经二十年了,节日礼物订购旺季到来,本该集中下单的美国客户今年却杳无音信。不过,她已经提前想好了对策。

王金晶说:“比如说以前可能单子来不及做的,原先其他国家的客人量比较少的就不接了。你现在肯定是量少的单也要接。”

在义乌,像王金晶这样抱着“这边客人单子丢了,放宽心态,给其他客人就好了”想法的经营户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义乌市场出口结构多元化,美国客户占比总体不到10%;二是因为海外节日礼物用品季节性明显,一般商家接到订单后再生产,留给供应链生产的时间本就不多,产品总是供不应求,少的订单马上又会有新的客户顶上。此外,刚刚过去的广交会期间,也有不少外商趁此机会到义乌,带来新的订单。

义乌的一家海外节日礼物用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龚永强介绍,得益于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今年来自南美的订单有大幅增长。

提高产品竞争力只是一方面。为应对美元波动及国际结算壁垒,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力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目前已有很多商户优先采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

法国客商Regis Alan称:“因为我是法国人,对我来说结算用欧元或者人民币会更好,因为它们比美元更稳定,你也知道美国发生了什么。汇率波动大。”

义乌市温岭商会秘书长蔡勤亮表示,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不仅降低了企业汇兑成本,还吸引了对美元依赖度较低的国家客商,进一步扩大义乌的“朋友圈”。

北京《新京报》报道,从沿街叫卖的“鸡毛换糖”小生意到亚洲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版图上重要的一环。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汇聚了中国26个大类210万种商品,整个市场经营面积超过了640万平方米,经营摊位数达7.5万个。2024年,义乌国际商贸城吸引进入市场的全球采购商超百万人次。

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有3000余家商户参与对美贸易,其中直接开展对美贸易的商户为100余家。对于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商户普遍表示可通过商品涨价、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生产流程、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等方式来降低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表示,对于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企业,政府应实施应急救助措施,包括提供财政金融支持、优化出口退税政策等。同时,还需助力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并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工作。从长远发展来看,要通过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逐步重塑外贸合作新格局。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