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5天,芍药鲜切花卖了近2000朵,收入1万多元(人民币,下同);4月下旬以来,芍药种植基地吸引6000多名赏花客,带动虾干、油焖笋、土豆等农副产品销售……”浙江宁波奉化区裘村镇陶坑村支书陈仁浩7日盘点今年“五一”假期村庄农文旅活动的“战果”时表示。
《宁波日报》报道,“2022年,经一家侨资企业牵线搭桥,我们引进芍药种子试种。”陈仁浩说,3年来,这种有着“花相”美誉的植物在陶坑村的侨商农场、芍药谷等处扎根,涵盖“莎拉”“御前表演”等4个品种。
2022年5月,宁波市侨商会联合香港侨商联合会,与奉化区裘村镇政府签订友好共建协议,宁波市侨商会首个“百侨帮百村”项目在陶坑村落地。
“这几年,陶坑村积极探索‘侨商出资、集体出地、农户出力’运转模式,加快推进侨商农场、白芍基地等建设,把优质的侨商侨企资源引进来,有效盘活闲置村集体资源及劳动力。”侨商农场管理员陈厚位说,“五一”假期,村民举办芍药花市集,吸引不少“淘宝客”。
目前,陶坑村的芍药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亩。它的“落户”不仅扮靓了这座古村,也激活了村庄的“美丽经济”。
“侨商农场的这片芍药以药用芍药为主,今年是第一次大规模开放。”陈厚位说:“再过两年,侨资企业会派人来收购可入药的芍药。”
百余亩芍药绽放“美丽经济”,让陶坑村村民对村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期待。如今,该村正以芍药花为媒,打造“中草药种植+鲜切花销售+花海旅游”复合产业,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待芍药的根茎成熟上市后,该村白芍基地每亩可增收3500元。
据了解,该村将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侨商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加快打造白芍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大力实施“侨商助力云种水稻”等项目,下好农文旅融合发展“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