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上新!42个新工种亮相
发布时间: 1746779255061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6779255061

8日,中国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

新华社报道,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8日发布公示,拟新增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电子电路设计师、装修管家、咖啡加工工等17个新职业。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包括黄金鉴定估价师、旅拍定制师、智慧仓运维员、睡眠健康管理师、服务犬驯养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保鲜花制作工等。

当前,在数智技术引领下,在高品质生活带动下,创新技术应用方案、场景竞相推出,各种岗位更替明显加速。及时从国家层面对这些职业进行规范认定,有益于提升从业者职业归属感,扩大劳动者的就业选择。

“这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是从社会征集的近400份建议中层层筛选,并经过专家评审论证、书面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意见得出。”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前两年相比,这次公示的新职业数量保持稳定,但新工种明显增加,多达42个,是近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这位负责人介绍,这说明前些年认证的新职业比较准确,呈现了良好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新技术得到更广泛深入的应用,原有职业的内涵更加丰富,职业之下的分工更加细化。

例如,去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从业人员规模迅速增加、岗位需求更为多样。为顺应新趋势,此次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

自2018年启动新职业征集工作以来,相关机构和单位申报的新职业数量快速攀升,但从国家认定的标准来看,不是所有的新生岗位都能算新职业。

“我们认定的新职业,是指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但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需在社会性、稳定性、独特性等多方面满足条件。”这位负责人表示。

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这些职业最终将被纳入中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相关从业者将能够按规定享受国家有关政策待遇。

据北京《法治日报》此前报道,新职业是指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成熟的职业技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职业。

发布新职业这项工作,可以追溯到2004年。

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看来,社会发展不断催生新的职业,但修订《职业分类大典》非常复杂,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频繁修订,“发布新职业弥补了大典在灵活性上的不足”。

于是,2004年8月,中国发布第一批9个新职业,形象设计师和锁具修理工在列,这标志着中国建立了新职业发布制度。

首批新职业发布3个多月后,又发布了宠物健康护理员等第二批10个新职业。此后,公共营养师、体育经纪人、婚姻家庭咨询师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陆续出现在新职业发布名单中。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