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侨为桥,“中国陶都”绽放世界舞台
发布时间: 1746694318630 来源:南京《华人时刊》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6694318630

在比利时的艾克兴市,有一条“钱夫人路”。在当地人眼中,钱夫人不仅是一条道路的名字,更是在二战时从德国纳粹手中拯救了百位比利时青年的“中国辛德勒”,大家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钱妈妈”。她就是来自江苏宜兴的华人钱秀玲。今年2月,比利时鲁汶大学迎来建校600周年,一尊钱秀玲紫砂雕塑在该校揭幕,这是对钱秀玲义举的肯定和纪念,也是对以钱秀玲为代表的海外华侨华人为两国长期友好合作牵线搭桥的肯定。

近年来,江苏无锡宜兴通过“以侨为桥”的工作方法,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中外融合、友好合作。

多元交流筑矩阵  织密民间交往网络

南京《华人时刊》4月30日报道,比利时鲁汶大学2月迎来建校600周年庆典,一尊由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大师王潇笠创作的钱秀玲紫砂像在鲁汶大学揭幕。

这座紫砂像以柔美与坚毅并存的形象,定格了钱秀玲女士勇毅坚韧、促进中比友好的大爱精神,更成为中比两国人文交流的永恒见证。从《忘记我》成书出版到“钱秀玲奖学金”设立,从鲁汶(无锡)创新孵化中心到紫砂像的捐赠,宜兴与鲁汶以钱秀玲精神为纽带,书写了跨越山海、民心相通的动人篇章。

宜兴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荷兰代尔夫特等海外宜兴人聚集地设立海外联络站,通过定期举办侨界大讲堂、侨青思享汇等活动,精准对接海外侨胞需求,架起宜兴与世界的“云端桥梁”。

依托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等平台,宜兴常态化承接海外人士参访活动。近年来,“沧海遗珍费玉樑夫妇收藏精品展”“天趣———陈圣泓收藏陈曼生师友书画作品展”接连落地,宜兴陶瓷艺术也通过陶瓷博物馆、宜兴市博物馆等窗口,向世界展现宜兴“中国陶都”的深厚底蕴。

以钱秀玲公益发展基金为依托,宜兴联合鲁汶大学设立奖学金、共建实验室,推动中比青年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基金成立以来,促成两地环保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实现了“精神传承”与“务实合作”的双向奔赴。

以艺为媒润无声  共筑精神家园

文化是串联起人们心灵的媒介。宜兴通过“侨领牵引、多元活动、创新表达”三管齐下,让中华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

中澳文化交流使者、知名歌唱家雅芬推动无锡歌舞剧院赴澳演出,江南丝竹与昆曲水袖舞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旅法报人钱海芬在《法国侨报》开设“宜兴专栏”,以法文讲述紫砂故事;武术大师费玉樑携弟子在荷兰表演舞龙舞狮,让“中国功夫”成为荷兰海牙文化节的焦点。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中华文化魅力,更让海外民众感受到“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

宜兴将紫砂、均陶、青瓷等非遗技艺融入现代设计,推出“一带一路”主题紫砂壶、青瓷茶器等文化IP,通过海外展览、电商平台走向世界。2024年,宜兴紫砂组团亮相悉尼,作为中国消费品博览会“江苏智造”展团的一员,在南半球绽放光彩。

解难纾困贴人心  激发内生动力

海外交流的核心在于“人心相通”。宜兴以精细化服务为抓手,让海外游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激发其参与民间交往的内生动力。

宜兴建立归侨侨眷动态档案,在春节、中秋等重要节点开展“暖心走访”,累计发放困难救助金80万元(人民币,下同),提供就业帮扶政策咨询200余人次。宜兴侨办长期关注归侨生活状况,越南归侨王女士因为对环境不太熟悉,侨办工作人员为其收集解读就业政策,王女士说“授人以渔,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针对华侨子女“文化断代”焦虑,宜兴创新推出“侨二代培根计划”,通过线上文化课堂、线下夏令营等形式,为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书法、陶艺、茶道提供平台。近些年,中澳青少年音乐会、华裔青少年研习营、华文学校云牵手等项目接续落地,在宜兴的江南实景课堂,越来越多的华裔青少年品味中华文化、领略中国风土。

2024年,30名海外华裔青年在宜兴体验陶艺制作、探访竹海溶洞,沉浸式感知中华文化基因。澳大利亚华侨许先生之子通过宜兴侨办协调,回到父亲母校旁听课程。许先生感慨:“孩子从此懂了,无论走多远,根永远在宜兴。”

此外,针对归侨侨眷最关心的创业扶持、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宜兴制定相应政策,为其提供全方位保障。归国侨胞史博士协同博士团队,依托政策支持,在宜兴创办集成电路企业,在2020年成功上市。

舌尖乡愁连四海  共飨文化盛宴

江苏是淮扬菜的发源地,无论身在何方,家乡的一蔬一饭永远是萦绕在海外华侨华人心头的那缕乡愁。

为了帮助宜帮菜出海,“中餐繁荣宜帮惠侨”联盟于2022年成立,成为维系海外宜兴人桑梓深情的新赛道。该联盟整合20余家餐饮名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科研机构,系统挖掘宜帮菜“本味清鲜、因时而食”的精髓,推出“太湖三白”“乌米饭”“和桥豆腐干”等标准化菜品,通过海外中餐馆、跨境电商销往全球。在法国,一道韭菜饼让老侨胞热泪盈眶:“这就是小时候妈妈的味道!”

该联盟定期开设“宜帮菜云课堂”,由中国国家级烹饪大师在线教授刀工、火候等技艺。联盟与无锡工艺学校联合,创设线上中餐课堂,整合产业、教学、研发、展示、交流、推广于一体,持续开展饮食文化的海内外交流工作。

该联盟推动宜兴厨具、紫砂食器、阳羡茶等配套产业“组团出海”,向海外中餐推广中心、餐饮协会寄送宜帮菜美食美器大礼包,以家乡味道串联起四海游子的味觉记忆。

责任编辑:晓菲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