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天的“五一”假期在5日结束,期间,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消息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4.67亿人次;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出游热度和人均消费金额均超过去年同期,很多地方的客流量还创下历史新高。
综合大陆央视报道,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多彩。各地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以多元供给激发消费潜力、市场活力,为游客带来深度体验。各地假日经济繁荣活跃,勾勒出一幅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日图景。
“五一”假期期间,各地商圈正在以“破圈”思维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产品和服务,一个个商圈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这个“五一”,首发、首秀、首展焕新升级,为各大商圈增添新热度。在上海,中国首个企鹅便利店主题展,设计师原创鞋履品牌全球线下首发活动,聚拢起超高人气。还有一些商圈紧盯时尚热点,打造年轻人“买买买”首选地。在浙江杭州武林商圈,一个占地1.5万平方米的地下街区正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造型各异的动漫徽章、呆萌的毛绒挂件、精致的手办模型,一天的销售额就突破15万元(人民币,下同)。
“老商圈”也不甘示弱,纷纷升级改造。在黑龙江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拍一张艺术照,一秒穿越成为报纸中的新闻人物。相声快板、大提琴演奏,百年老街每天都上演不同主题的特色表演。
商圈人气高,也让销售额节节攀升。四川成都国际空港商圈每天迎来客流超30万人,周边的奥莱商场单日销售突破2000万元。重庆江北区重点商圈打造的渝味360碗国潮美食活动日均销售超40万元。天津431家重点商贸企业首日实现销售额3亿元。杭州零售、餐饮、批发、住宿、娱乐等五大行业实现消费金额40.16亿元。
假期,到乡村体验“慢节奏、静享受”的人不断增多。“宝藏县城”旅游越来越火,成为拉动假日消费的新引擎。注重“因地制宜”打造“独一无二”的消费场景,成为这个“五一”乡村消费市场的新变化。
在广西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富回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晚系列活动在当地火热展开。在活动现场,捉鸡和浑水摸鱼大比拼,吸引了不少村民和海外游客参与。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有村趣集市,游客们穿梭其中挑选心仪好物,在“舌尖”上感受风土人情。
如今,银发旅游列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一系列消费配套政策也借着一张张车票不断延伸。
旅游列车就像一条流动的纽带,把沿线散落的大大小小的景区串珠成链。在山东泰安,旅行列车开通后,前去登山览胜的银发旅客明显增多。
“车票+景区+酒店”联动,旅游列车织就了一张巨大的辐射网。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工具箱不断唤醒银发消费潜能。夜幕降临,在旅游列车沿线的一处古城景区,品茶听曲,乘摇橹船等特色体验类项目也让银发旅客更多感受到深度游的放松与惬意。
今年“五一”期间,中国共开行跨铁路局银发旅游专列20趟,而放眼全年,今年中国开行银发旅游列车总数预计将突破2000列。银发列车不仅给老年旅客提供了特色体验,也成为提振消费的新引擎。
新华社报道,携程研究院行业分析师方泽茜表示,“五一”数据印证文旅消费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升级”,国潮融合、反向旅游等细分赛道崛起,体现出市场对差异化体验的强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