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商务部和各地商务部门引导下,电商平台推出平台直采、建立专区、流量支持、供采对接等多项举措,帮扶外贸企业开拓内销渠道,取得积极成效。
北京《人民日报》5日报道,“我们的微信小店首次单日销售额破百万元(人民币,下同)。”看着增长的销售数据,浙江一家厨具生产企业负责人黎雄飞说。这家企业的产品出口北美、欧洲和中东市场。近日,腾讯推出开店绿色通道、新商激励、流量扶持、费率优惠等10项措施,为外贸企业拓宽海内外市场提供支持。
2023年,这家厨具企业就尝试开设微信小店,但由于运营经验不足,收效一般。支持措施出台后,腾讯运营人员“一对一”传授直播策划、设计经验,效果逐渐显现。“比如在直播中,平台告诉我们重点展示锅具的轻便、易清洁等特性,紧扣消费者的关注点,让观看量从几百跃升至数万。”黎雄飞说。
“仅用了半天时间,京东就帮我们筛选出1万余件可立即上架的产品。”珠海金稻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虹说。
金稻长期深耕国际市场,销售卷直发器、蒸脸仪、美容仪等产品。了解到金稻的需求后,京东个护电器采销团队迅速响应,美容电器业务负责人带队赶赴广东珠海,深入沟通相关策略。双方快速筛选出可立即上架的商品,后续将通过加装中文说明书等方式,帮助金稻完成首批产品的内销。
外贸企业的中国线上运营能力是短板。对此,中国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针对性举措,帮助外贸企业尽快建立线上销售渠道。
淘宝天猫近日启动“外贸精选”专项,计划面向至少1万家外贸商家、10万款外贸货源,通过“快捷入驻、半托管服务、小二本地化指导、天猫超市直采”等六项举措,简化外贸商家入驻流程,最快当天完成入驻,隔天实现商品发布。
美团在“商家入驻、经营扶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欢迎外贸商家进驻,支持外贸商品上线美团各业务。比如,美团小象超市将为外贸优品打造专区,提供专有营销方案;自有品牌携手有优质供应链和源头工厂的外贸企业共同开发更好品质、更有性价比的内销商品。
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五一假期,上海各大商场超市人头攒动,“外贸优品”专区更是销售火爆。走访第一食品商店、环球港、永辉超市等地,可以见到不少出口转内销的商品获得市民青睐。
五一假期开幕的上海环球港出口商品展销会,为了让更多外贸商品入驻,从最初的花车变成了现在的货架,产品种类也更加丰富了。“我们是一家2004年成立的外贸出口女鞋工厂,工厂就在青浦区,主打欧美市场高端女鞋。”展台负责人表示,受到关税影响,库房中积压了大量女鞋不能出货,所以这次带来了100多个款式,希望能拓展内销渠道,改善企业状况。
这些女鞋的价格从58元到239元不等,大多是当季的凉鞋、单鞋,也有反季的高帮鞋等。“节日里客流量不错,一天都卖掉二三十双,有的阿姨不仅自己买,还发朋友圈帮我们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