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28日表示,特区政府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新华社报道,柯岚当日向特区立法会简要报告社会文化范畴2025年的主要工作计划。她表示,将围绕国家和澳门发展需要,调整高校学科体系,优化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总结前两期人才引进计划的成效,推出第三期人才引进计划。
柯岚说,要发挥高校的平台作用,加强与葡语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东南亚地区高校的联系,扩大国际“朋友圈”,吸引海外学生赴澳留学和赴内地交流,助力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利用横琴延伸办学的有利条件,引才育才并进。
柯岚指出,青年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将制定更贴近实际、更受欢迎的青年政策。她表示,在实习和就业方面,将推出支持青年到大湾区就业新计划。同时,为青年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增加赴内地指定企业实习岗位数量,推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
柯岚表示,要努力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和文化、体育产业,全力将澳门打造成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的桥头堡和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此外,将以有力措施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子弟就学,分阶段推进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的建设。
另据澳门《市民日报》报道,随着澳门大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校区动工,备受瞩目的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建设迈入实施阶段。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桂平近日介绍了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的战略蓝图与创新路径。
叶桂平强调,大学城终极目标是成为国际教育示范区与国际科学创新示范区。未来在推行中,他提出3大原则建议:一是应避免将公立与私立院校割裂,二者同属高等教育体系,需协同发展;二是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确保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三是首阶段公立先行的同时,必须为后续多元主体参与预留空间,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及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开辟新路径。
在国际化层面,叶桂平认为横琴空间将为澳门高校突破地域局限提供支撑,助力其在国际化科研合作、海外师资引进及留学生招生上打开新局面。建议可探索将国际组织年会、学术会议引入横琴校区,提升区域教育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将大学城建成“国际教育示范区”,与“国际科学创新示范区”与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形成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