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上拍摄的轻舟货运飞船1:1模型。新华社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一角,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卫星创新院)参展的轻舟货运飞船1:1模型引人瞩目。这是在24日拉开帷幕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上,银白色的轻舟货运飞船首次亮相。
中新社报道,轻舟货运飞船的亮相,是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意浪漫,向“轻舟送货上九天”的务实服务迈出关键一步。
轻舟项目团队介绍,轻舟货运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天地货物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力适中、快速灵活、效益突出的特点,将进一步增强空间站物资补给的安全性可靠性,特别是异构备份能力,为中国空间站在轨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针对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需求,中国科学院卫星创新院提出以航天员为中心的“低成本、高可靠、高应变、高智能”的轻小、快捷轻舟飞船,并与火箭研制方中科宇航共同开展船箭一体化联合论证,在结构设计、测发流程、测控通信、临射装货方案等方面开展一体化工作,针对飞船冷链运输的要求,进行发射流程优化,采用船箭一体化测试,简化测试发射流程,以期进一步降低中国空间站货物运输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率。
轻舟的个头小、重量轻,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轻舟的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轻舟采取4层货架模式,共有40个货格,对于特殊货物需求,在货架上预留了相应接口,能够满足上行需求。
中国科学院卫星创新院透露,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试飞船计划于2025年首飞,正样首飞船计划于2026年具备出厂条件,执行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
上海《解放日报》报道,“未来,天舟与轻舟将形成互为补充的‘快递’模式。”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轻舟货运飞船总指挥舒嵘说。
具有7吨强装载能力的天舟,将主要运输实(试)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等,做好中国空间站日常物资保障,补加推进剂等,因此一般执行“2年3发”。
而个头小、重量轻的轻舟,则主要运输冷链等新鲜生活物资和日用品,以及应急物资上行和日常废弃物下行,因此可以相对“短平快”发射,一年发射2到3次。
“冷链运输”是轻舟的一大特色,最大可配置300升冷链,相较常规货运飞船容量提升了9倍,这意味着未来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可以吃到更多的新鲜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