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惠民乐民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23日在河南郑州启动,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同时启动。中国各省(区、市)全部参与活动,将结合节假日以及地方传统民俗节庆、周末等时间节点,举办个性化、特色类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推广跟着演出、影视、赛事、非遗去旅行等特色旅游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出更多惠民乐民措施。近期,中国文旅消费“多点开花”,各地结合自身地域特色、自然生态、文化等资源禀赋,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深化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以特色文旅综合产业吸引游客,新意迭出持续挖掘消费潜力。
从“花开一季”到“花开四季” 美丽经济不凋谢
新华社22日报道,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谷雨已至,气温向暖。中国各地景区也适时推出了赏花等游乐项目,吸引众多游客参观。
4月,河南洛阳迎来一年一度的“牡丹时刻”。漫步在洛阳的大街小巷,花如海、人如潮。穿汉服、赏牡丹、逛古街、品文博,成为“十三朝古都”的靓丽风景。
“牡丹文化节已超越传统节庆功能,成为洛阳文旅发展的重要支撑。”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振刊说,逛逛牡丹集市,绘制牡丹团扇,品味牡丹酥饼,体验“永不凋谢”的洛阳牡丹瓷,这些创新性的沉浸式体验正逐步让洛阳实现从“花期经济”向“美丽经济”、从“花开一季”到“花开四季”的转变。
武汉樱花季与城市马拉松组“CP”,推出“跑马赏樱”旅游套餐;四川绵阳开通油菜花、桃花、辛夷花三条低空赏花航线,开辟低空经济赏花体验新赛道;今年首开的往返于昆明与北京之间的鲜花主题列车,用山茶花、格桑花等七种代表性花卉装饰车厢,每一节车厢都像是一个移动的小花园……围绕“鲜花+”,各种“花”式创新不断上演。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楼嘉军表示,“鲜花+”是篇大文章,要通过不断创新,把鲜花资源培育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强大市场吸引力的文旅IP,融入文化、艺术、教育等场景构建多层次的消费体验空间,将“美丽经济”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票根成全城消费“通行证” 商家消费者共享收益
《北京商报》22日报道,今年以来,多个领域居民消费新意迭出。其中票根经济将演出、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景串联起来,激发出更大的市场活力。
“凭电影票免景区门票”“凭票根用餐可享折扣”“看电影留票根,逛博物馆可免费”……18日至26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举办,北京联动多个商圈600余家商户,推出凭北影节票根消费优惠活动,进一步盘活“电影+餐饮+文旅”资源。影院之外,小小的电影票根俨然已升级为全城消费“通行证”,通过越来越多“第二消费现场”的打造,撬动起链接各业态的“票根经济”。
北影节组委会提供数据显示,18日至20日,北影节“票根经济”带动朝阳区住宿、餐饮、景区、购物、娱乐等多领域超190余家单位(门店)开展近300项促消费活动,13家重点商圈累计吸引客流超200万人次,较北影节前一周同期增长18%;累计实现销售额超1.68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北影节前一周同期增长29%。
“‘票根经济’的真正意义,并不只是在一次消费后提供折扣,而是通过‘票根’这一媒介,重构了城市消费的链接方式。它将原本割裂的文娱场景与商圈商业、旅游资源、体育赛事等相互联通,实现了‘从内容到消费’的闭环打造。”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表示,要最大化地释放“票根经济”的价值,不应止步于“折扣”,而应着眼于“生态”。
对此,首创郎园品牌总监宋秀平也认为,“票根经济”的关键不是“票根”,而是联动。“要开拓出更多经济新空间,首先,各个参与方理念的扭转很重要。现在拉动线下消费的重点是社交价值和情绪价值的供给,不能仅仅停留在打折促销上。其次,机制设计、资源协调与利益分配也很重要。要平衡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让参与方尽可能共享收益,形成正向循环。”
演出活动赋能夜经济 “一次性消费”向多产业延伸
《上海证券报》报道,今年刚毕业进入职场的小闫在受访时表示,“我的旅行计划基本上是围绕演唱会展开的,我喜欢的演唱会开到哪里,我就去哪里旅行。”2025年尚未过半,她围绕演唱会及周边消费已超5000元,包括门票、机票、酒店等消费。
近两年,像小闫这样围绕演出展开文化旅行的人不在少数,演艺行业从最初的“一次性消费”逐渐向文旅、文创产品等产业延伸,激发新的消费活力。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演唱会落地,让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山西太原多了一个新标签——“歌迷之城”。演唱会赋能城市夜经济,让这座千年之都在入夜之后更加活力四射。
入夜后,走进太原的钟楼街步行街可以看到,游客们围着近2米高的CD机、3.5米高的明星公仔争相合影;街区举办的粉丝共唱会,不仅让追星族有了释放热爱的新方式,还让在街区购物的人们沉浸式体验浓浓的演唱会氛围。
钟楼街步行街只是“歌迷之城”“宠粉”的缩影,如今,太原市通过“文化事件+服务创新+产业融合”的组合策略,满足年轻人日益增长的体验型消费需求。2024年,太原共举办32场演唱会,直接拉动经济效益41亿元。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演唱会促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与经营业态升级,以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城市经济蓬勃发展。
旅拍定格美好时光 亦为文旅产业添“一把火”
大陆央视23日报道,近年来,“旅拍”在热门景区日渐火爆。“旅拍”成为游客体验城市文化、定格美好时光的时尚选择。
在浙江横店影视城的清明上河图景区内可以看到,一家“横店旅拍”正忙碌着,化妆师们手法娴熟地给客人上妆、盘头,询问客人的喜好,及时调整妆面,并给进店询问的顾客介绍产品,推荐合适的服饰妆造。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横店旅拍”计划增加近一半的化妆师和销售人员,设计上新一批适合春日出游的服装,实现一站式打卡出片。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卢俊阳指出,旅拍不仅是简单的拍照留念,它促使游客深度体验当地文化,穿着特色服饰穿梭古迹、街巷,感受风土人情,让旅游不再流于表面观光。同时,借助社交媒体传播,旅拍照片和视频能引发广泛关注,对文旅产业的引流作用显著。如今更是发展成集服装租赁、美妆、摄影、后期修图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有力带动了服饰、化妆、摄影器材等相关行业协同发展。
“旅拍市场的繁荣也为文旅产业添了‘一把火’。只有通过加强行业监管、平衡商业拍摄与游客游览需求、强化文化内涵等,才能促进旅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进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有深度的旅游体验。”卢俊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