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简称康文署)将于6月举办首届“香港非遗月”,以“香港处处有非遗”为主题,在全港多区举办活动提升市民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涵盖超过100项非遗项目,预计总参与人次超过10万。
香港中通社报道,康文署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总监吴雪君19日接受电台访问时介绍,计划在6月的周六及周日,在全港多区举办嘉年华或同乐日,包括在荃湾举办融合传统和创新的非遗文化时装展,以及搭建戏棚,举行传统曲艺“南音”加入新歌词的表演,希望为观众带来新体验。
非遗月活动将在5月31日端午节,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广场举行开幕礼暨嘉年华,配合龙舟活动的传统节庆气氛,以巡游形式展示长洲飘色汇演及龙船舞等,吸引市民和旅客参与。
大会亦选出香港6个地区,包括油尖旺、东区、沙田、大埔、荃湾和离岛,打造“非遗精华游踪”,提供免费导赏活动,预计下月中开始报名。吴雪君希望,借导赏活动加深市民对社区文化的认识,举例油尖旺区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及木雕技艺等非遗项目。
据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官网刊文介绍,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自2009年8月起花了三年半时间完成,最后获非物质文化遗产谘询委员会建议列入清单拟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47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