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归人才招聘会4月在深圳举办
发布时间: 1742550154252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2550154252

2025第十九届海归人才招聘会(春季)将于4月12日在广东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近100家知名企业现场招聘,其中上市及外资企业占比达40%,覆盖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生物医疗、跨境贸易等15个前沿领域,现场提供3000多个高薪岗位。根据最新报名数据显示,有超65%参会海归毕业于QS全球百强高校,87%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

精准对接+全链服,为企业储备人才

《深圳商报》报道,此次活动由深圳欧美同学会和深圳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联合主办。

招聘会同期还设立海归业规划发展论坛,聚焦海归人才的就业热点与难题,邀请互联网、人工智能、高校等众多头部企业嘉宾带来职业策略、行业趋势等方面的演讲,为刚回到中国的海归提供本土化就业指导,弥补其因海外经历导致的中国职场信息鸿沟,助力海归人才完善职业规划发展路径。

“海外百名博士行”活动邀请来自全球TOP100高校的近百名优秀博士及博士后赴深开展考察学习,并通过座谈会、项目对接、园区走访和深度对接等活动,为海外博士人才搭建与深圳本地机构的交流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

广州《南方都市报》报道,“企业出海为海归人才就业打开新的平台,本届海归招聘会通过‘精准对接+全链服’模式助力企业构建国际化人才梯队。”深圳海归协会会长杨鹏介绍,海归人才招聘会在深圳举办10年,企业出海也发生变化。从早期的制造业企业出海居多,到现在服务型出海也居多。出海的形式也在改变,过去的产能出海,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产品出海,到现在企业体系完整出海。

2024年,东盟首次成为深圳最大贸易伙伴,深圳对东盟出口增长37.7%,快于中国整体24.3%。近年来,许多深圳的龙头企业在东南亚加大投资,开展生产环节的布局。“在这样深度出海的变化中,企业需要大量有着留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像以前需要商科类海归人才,更需要高科技海归人才参与科技创新,参与企业出海赋能。”杨鹏说。

“此次参加海归招聘会提供超百个岗位,想引进更多高层次海归人才,并实行候鸟模式异地办公,比如项目在偏远地区,但人才可以在深圳办公生活。”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人才飞地办公室主管刘先生介绍。

深圳留学回中国人员达22万人

人才、出海也成为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人才战略的重要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顶尖人才、企业人才、创业人才、青年人才”汇聚项目,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机制。深圳以其强大的创新动能和开放包容的环境,持续吸引全球人才。这座年轻的城市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榜首。目前,深圳留学回中国人员22万人,各类人才总量700万。

2024年深圳外贸交出一份惊艳答卷:全年进出口总值突破4.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同比增幅16.4%,分别超出中国、广东省11.4个和6.6个百分点;连续32年稳居出口冠军宝座,在超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数千个投资项目,形成独特的“深企出海现象”。

海归岛为海归提供“保姆级”服务

顺丰航空货机正搭载着跨境电商包裹飞向全球;影石创新的360度全景相机成为欧美极限运动爱好者的标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深度融入全球市场,以深圳宝安为代表的深圳制造企业正掀起新一轮出海浪潮,这背后是该区为海归提供的“保姆级”服务。

2024年11月30日,中国首个ESG海归人才孵化园在宝安松岗启用。松岗海归岛坐落于深圳西北门户,地铁“三线交会”,107国道和广深、外环两条高速穿城而过,半小时可抵达海陆空交通枢纽,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海归岛设有公共办公区、独立办公室、会议室、水吧区、洽谈室多个功能区,提供免费工位50余个,园区配有共享直播间、路演室、健身房等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空间超过2000平方米,为海归创业人才提供创业阵地保障。

海归岛还通过创业辅导、展会曝光、行业沙龙等多种方式,为海归人才搭建与海内外资源对接桥梁,助其快速成长。

松岗街道紧跟宝安海归岛的定位,以“粤港澳大湾区海归创业就业服务第一站”为战略导向,为广大海归人才提供“一站式、精准化、公益性”的人才服务,涵盖就业推荐、工商注册、创业支持、高层次人才认定专员服务、政策申报协助、长期空间匹配、金融机构对接、创业投资等各类服务,为海归创业团队提供6至36个月免费办公空间,帮助来松岗创业的海归人才以最快的速度安居乐业。目前,松岗海归岛已引进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中国重点支持领域的海归创业团队8个。

入驻海归岛的企业中,不乏像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和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这样的行业佼佼者,经历从“0”到“1”的成长,实现中国国产替代进口,填补技术空白,解决“卡脖子”难题。

截至目前,海归岛已成功吸引211个海归团队入驻,其中28个团队项目成功获得融资,总额超过8亿元;10个团队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4个团队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责任编辑:晓菲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