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家银行理财产品密集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啥原因?
发布时间: 1741861413823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1861413823

近期,中国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相继下调了旗下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跌破2%,有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幅度超200个基点。业内人士认为,理财机构通过下调业绩基准,可以更符合当前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投资者预期。

中新经纬12日报道,据上海银行官网,上银理财12日公告称,该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变化,拟于2025年3月19日起对上银理财“稳添利”系列开放式理财产品(4个月)WPAK24M0401期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调整前业绩比较基准为2.52%至2.92%,调整后业绩比较基准为2.21%,以上限计算,下调幅度为71个基点。

据民生理财官网10日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决定自下一投资周期(2025年3月12日开放日后)起,调整民生理财贵竹慧赢添利固收增强半年定开4号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前为2.8%至3.2%,调整后为2.7%至3.1%。

另外,还有招银理财、浦银理财、兴银理财、杭银理财等机构均在近期调整了部分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另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2025年2月理财公司共有4986款理财产品到期,占全市场到期理财产品的71.33%。理财公司到期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兑付收益率(年化)为2.51%,环比下跌0.4个百分点,落后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0.31个百分点。

业绩比较基准是管理人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业绩比较基准不是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实际投资收益可能低于或者高于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降主要是受市场利率下行及底层资产收益率下降等因素影响。另外,随着对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披露要求更加规范,理财产品需更加客观反映产品预期收益,避免过高设定业绩比较基准影响投资者决策。

成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日,多家银行又有新动向——下调优先股股息率。

如浦发银行11日公告称,将于当日调整该行的优先股二期票面股息率。调整前,该行“浦发优2”的票面股息率为4.81%;调整后,为3.80%,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此外,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也对票面股息率进行了调整。

优先股是一种兼具股票和债券特征的混合型股票,通常在公司盈利时优先获得固定股息,类似于债券的利息。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表示,在当前市场利率下行的环境下,融资成本也在下行,优先股票面股息的下调也可以预见,但这并不意味着优先股的资产配置优势会减弱。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