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药正在不断取得新进展。近日,“钇[90Y]炭微球注射液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的Ⅰ期临床研究”首例受试者在江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顺利完成给药手术,为全球首例。
成都“红星新闻”报道,据了解,胰腺藏于腹腔深处,位置隐蔽,周边围绕着肝、脾、肾等重要器官。这些邻近脏器对射线较敏感,常规外放疗的放射剂量受限,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通过超声内镜经胃或十二指肠定位肿瘤,穿刺路径可避开上述器官,直达胰腺病灶。
为此,本次疗法中,医生以负载高活度医用同位素钇[90Y]的炭微球注射液,通过超声内镜引导穿刺瘤内注射给药,通过选择性内照射手段定向杀死胰腺癌肿瘤细胞,实现精准治疗。
胰腺癌恶性程度较高,治疗难度较大,常被称为“癌中之王”。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中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7位,女性第11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蔡继鸣表示,后续还会招募更多受试者入组临床试验,力争为更多胰腺癌患者带去生存希望。
钇[90Y]炭微球注射液是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纽瑞特医疗”)历时6年自主研发的放射性药物,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我们正加快推进临床研究,争取产品早日上市。”纽瑞特医疗董事长蔡继鸣说。
成都“四川在线”报道,“打上一针”过程很快,但产品的诞生并不简单。可以说,从产业链上游的原料供应,到中游的放射性药物形成,再到下游作用到患者身上,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就发展放射性药物来说,中国起步较晚,截至2023年10月,中国获批上市放射性药物仅有42款,且绝大多数为仿制药。
业内人士透露,究其原因,难点之一在于关键性原料医用同位素的供应。“提高关键医用同位素的可及性已成为制约创新核药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们自主研发了锗镓发生器,打破了该产品此前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发生器投产后生产的锗[68Ge]除了自用,还能够对外销售。”纽瑞特加速器核素科研部负责人张双说,今年钼锝发生器也将进行锝[99mTc]试生产,这一医用同位素已广泛应用于心肌灌注显像、骨扫描等核医学诊断和治疗。
就海外来说,目前钇[90Y]微球治疗肝癌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用户渗透率较高,但胰腺癌在海内外缺乏同时具备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治疗手段。“结合正在开展的钇[90Y]炭微球治疗胰腺癌临床试验,预计未来产品上市后将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空间。”纽瑞特首席商务官苏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