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亲人”悄然流行,这些年轻人在看什么?
发布时间: 1736575773395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36575773395

“电子亲人”是2024年网络热门话题之一,许多“电子亲人”网红博主在一年内涨粉几十万,活跃度高的“活粉”比例惊人,引发热议。

北京《中国青年报》11日报道,“电子爸妈”最初来自于一个名为“和女儿分享日常”的博主,这是一对来自陕西的老夫妇,仅抖音平台目前就有100多万粉丝,获赞数3000多万。其主页简介写道:“造一场甜甜的梦给娃娃。”

他们总带着热情笑容,用幸福的语调讲述“爸爸妈妈今天干什么了”,再向“赛博儿女”嘘寒问暖,让网民们沉浸式体验无条件的宠爱。而在这一账号的评论区,能看到许多网民沉浸式地倾诉,“妈妈,我考试没考好/我刚刚分手,好难过……”

山东的李冬冬关注这对陕西爸妈一年多了,最初她是因为他们的猫“追更”的。

小学六年级的冬天,李冬冬从外面捡了一只小猫回家,父母暴怒,把她强行推出门外,让她把猫送走再回来。到后来这场闹剧又演变为父母之间的争执——是谁把孩子教育成这个样子的?

“陕西爸妈除了对孩子温柔以外,彼此关系也很好,是很鲜活的爱。”李冬冬说。

在年轻人的热烈讨论声背后,也有父母关注到了这些“电子亲人”。“都是演员。”陕西的高勇说,他今年45岁,有个爱看“电子亲人”的大学生女儿。“这就是工作,逗粉丝玩来获得收益,我看这些孩子和‘一笑倾城’的中老年粉丝没什么区别。我们家小孩看这些博主看得起劲,也没怎么感恩我们真父母,别人家锅里的饭总是香的吧。”

另一些家长似乎确实从中受到了某种感染。一名中年女性网民就发帖表示想“听劝”,所以征集青少年对理想家长的期待来改变自己。

北京《新京报》报道,心理咨询师崔庆龙认为,有很多人缺乏亲情、爱情、友情的人际关系支撑。而关系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生存下去的精神氧气,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崔庆龙表示,“电子亲人”更有可能创造一种投射性的吸引。比如一个人从小和外婆关系很亲,他可能更容易去感受一个“电子亲人”是外婆的形象,或者是复现曾经在和外婆关系里最重要的那种体验。

崔庆龙认为,再比如,如果一个人和母亲之间,不管是关系比较好,还是关系有缺憾、没被满足过,总之母亲的情感反应对他而言非常重要,他更有可能寻求的“电子亲人”也是这样一种关系。对“电子亲人”关系的选择取决于当事人在心理层面最需要的是什么。

责任编辑:言言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