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第二机场”来了 为何建在佛山?
发布时间: 1736250746654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36250746654

作为岭南最常见的乡镇,更和镇偏安佛山西隅,多年来默默无闻。但最近这里却热闹起来。随着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项目(以下简称“广州新机场”)建议书获立项批复,越来越多关注投向这里。

北京《中国新闻周刊》近日报道,2024年12月底,落子珠江西岸佛山高明区的广州新机场项目建议书,正式获国家立项批复,2024年12月25日,机场前期同步实施工程已在佛山高明区更合镇动工。

自2021年成都天府机场建成后,成都成为中国第三座“双机场”城市,另外两座是北京和上海。机场是门户枢纽的标配,体现城市能级和影响力,能促进临空经济等产业聚集,被视为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越来越多大城市,开始谋划第二机场。

最近获批的广州新机场,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这一机场也被广泛称为“广州第二机场”。

从规模上看,广州新机场不容小觑,将建设37万平方米航站楼,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行区标准为4E级。根据招标公告,该项目总投资超4.5亿元,预计2025年9月30日完工。

事实上,相关规划一出炉,广州新机场为什么会选址佛山就引发不小的讨论。

在中国民航专家、广外南国商学院教授郭佳看来,广州新机场,要解决整个粤西,或者叫珠江西岸这一方向民众航空出行难的问题,从很大程度上,要把其发展,放到带动整个粤西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这对于平衡整个广东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

除了辐射粤西,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佛山高明区,目前看是这座新机场的最大受益者。“在佛山多区中,高明GDP总量相对较低,因此同期土地成本相较其他区较低,发展机场相关的配套产业的相关土地、厂房成本较低,能更好吸引相关产业的落地。”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广州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分析。

北京《中国工业报》报道,继万亿GDP、国家中心城市、米字形高铁网之后,“双机场”正成为头部城市竞争的另一“战场”。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重庆、杭州、济南、青岛、西安、郑州、昆明等城市在内,中国已有超过10座城市将第二机场提上日程。

专家指出,双机场的意义不仅在于“减压”,地方希望通过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考量,以及通过第二机场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

值得注意的是,从10年前开始,上海就早早启动了第三机场的选址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一样,《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为此,上海第三机场也没有放在上海市域范围内,而是选择了“共享机场”模式。

2020年,上海机场集团与南通市政府共同签订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根据计划,新机场的建设周期大约在4到5年之间,预计2026年到2027年正式完工。

不同于过去谁家的机场建在谁的市域范围里,都市圈时代,机场分布正在突破单一城市的行政边界,更着眼于整个都市圈的共建共享。在这一过程中,都市圈内一些临近核心城市的三四线城市,比如湖北鄂州、广东惠州,将成为最大赢家,收获高等级的机场。

虽然大基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在都市圈内部,以第二机场、城际轨交为代表的新一轮基建热潮正在兴起。而它将最终形塑中国的城市格局与人口分布。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