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游戏《黑神话:悟空》上市爆红,台湾游戏产业却面临断层危机,凸显此消彼长的态势。近8年没有一家在线游戏公司在台股挂牌,不仅“钱”景黯淡,整个产业更因缺政策、缺人才、缺文化的“三缺”,只能朝博弈游戏发展。
台北《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游戏产业曾有风光时刻,大宇资讯20世纪90年代的两款游戏《轩辕剑》《仙剑奇侠传》,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更是一代人的回忆。这热潮更蔓延至资本市场,台湾游戏公司从2000年开始密集挂牌,2008年达到巅峰,但2016年弘煜科技及隆中网络两家研发公司挂牌上柜后,就此无以为继。但大宇资讯在今年5月计划出售《仙剑奇侠传》及《轩辕剑》知识产权,令人不胜唏嘘。
面对外界“卖祖产”质疑,大宇董事长涂俊光坦言,大宇近6年花费8.5亿元(新台币,下同)研发游戏,被市场认同的只有预算2500万元的《女鬼桥1》与4200万元的《女鬼桥2》,其他资源都投在老IP重建,无奈玩家并不买单,集团才选择改变,达到再活化、去创新的效果。
游戏业者指出,台湾游戏产业面临“三缺”,也就是缺政策、缺人才跟缺文化。台湾地区产业政策太过倾向半导体,台当局虽天天在讲要充实软实力,却看不到政策配套,游戏业没有明确政策扶植,更无法参与全球竞争。其次是缺人才,业者坦言,这与台湾社会价值观有关,“有台积电能去,却没人想来做游戏”,虽然AI快速发展,可取代部分美术人才,但还是需要企划及脚本人才。最后最尴尬的是缺文化,从《仙剑》《三国志》系列到《黑神话:悟空》,都有一定程度的中华文化元素,但民进党“去中”,千禧一代别说不知《西游记》,连三国历史很多还是从陆剧甚至是日本游戏里认识的,长期欠缺文化底蕴,更别提要复制《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了。
业者坦言,台湾唯一推得动的就是博弈游戏,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明星三缺一》或《星城Online》,这类很单纯的游戏既不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没有文化隔阂,而且还能稳定获利,“总比花大钱开发游戏还亏钱好吧”,当然就成为发展重心。
台北“中时电子报”报道,曾在游戏产业工作过的台湾时事评论员吴静怡认为,数据运算是游戏能否顺畅运行的最重要因素,台湾具备这方面的技术,问题出在“内容”,“因为一直以来,台湾都缺乏自己的IP”。
不少网民感叹,其实台湾游戏商过去也推出许多原创游戏,但最后发现直接代理境外游戏更赚钱,因此走下“神坛”,如今“台湾的四大产业是博彩、诈骗、房地产、芯片”。
台北《联合报》评论称,《黑神话》游戏的背后是一整套价值观、宇宙论,让西方年轻人主动去品读《西游记》,领略中国人的精神境界,“不禁要问,多年来执意‘去中国化’的民进党,要如何教‘青鸟’们别过头去,无视在西方世界大闹天宫的孙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