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水塔核心区“一原两湖三江”科考在拉萨启动
发布时间: 1724058099648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24058099648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成果发布会18日在西藏召开。同时,“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也宣布启动。

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在19万年前

新华社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专家当日相聚拉萨,集中发布本次科考十大任务7年来的重要成果。

科考发现,作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变绿。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呈现整体趋好态势,其中优良等级草地和森林面积比例分别提高了6%和12%;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功能分别提升了1%、2%和70%,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提升。同时,青藏高原每年碳盈余超过6500万吨,也为中国实现碳中和作出了贡献。

青藏高原逐渐变绿的同时,因气候暖湿化导致亚洲水塔失衡,也带来一些隐忧。科考发现,亚洲水塔预计在本世纪将进入超暖湿阶段,在本世纪末部分地区冰川物质损失将超过一半,湖泊水体上涨超过10米,亚洲水塔整体供水能力增强,需要实施更有效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措施。

据介绍,7年来,科考人员已发现超过3000个新物种,重新发现了一批被认为已经灭绝或多年未见的物种。科考还提出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在19万年前,为人类活动适应青藏高原提供了新证据。

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围绕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等课题,持续开展覆盖青藏高原的全域科考,将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400余名科考队员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

中新社报道,第二次青藏科考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主体任务当日正式启动。

“一原两湖三江”地区是亚洲水塔的关键核心区,拥有世界上中低纬度面积最大的普若岗日冰原,拥有以色林错和纳木错为主体的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拥有惠及全球最多人口的大江大河源头。该区域气候环境复杂多变,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同时又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区。

据悉,此次科考活动将聚焦普若岗日冰原(一原)、色林错-纳木错(两湖)以及长江源-怒江源-雅江源(三江)等关键区域,通过多任务、多学科、多手段开展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生态系统与碳循环、高山环境与健康、资源能源远景、构造与环境演化、绿色可持续发展途径等地球系统科学综合考察研究,认识冰冻圈变化对亚洲水塔变化的作用和对水资源变化的贡献、多年冻土碳储量和生态系统变化中的碳动态、冰缘植物对气候和冰冻圈变化的响应规律、急进高原人群高海拔适应的生理特征、稀有金属资源现状与远景、构造与环境演化历史、城镇化体系建设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以高水平科考成果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此次“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美国科学院院士Lonnie G.Thompson等10位海内外院士领衔,包括6个科考分队15个科考小组的400余名科考队员参与。

责任编辑:李点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