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作品特别是一批“新国风”精品近年来在海外既叫好又叫座,业界认为,这得益于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链、生态圈的发展与成熟,也体现出中国创意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巨大潜力和创新能力。
中新社报道,“业内常说‘网文先行’,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先‘走出去’,积累了一定海外受众后,由其改编的影视、动漫作品出海会变得容易很多。”成都漫画编剧罗琳近日收到了《琅琊榜》漫画越南语版的最新样书。
在罗琳看来,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大家对优质内容的追求相同,做好“新国风”精品正成为中国动漫加速走向全球的关键之一。
2024年5月,俄罗斯读者在俄罗斯阅读《琅琊榜》漫画俄语版。中新社/成都凯特世纪动漫制作有限公司供图
诞生于成都的《琅琊榜》漫画已被翻译为英语、俄语、越南语、德语等多个版本。近年来,越来越多像《琅琊榜》这样的“新国风”中国动漫作品在海外叫好叫座:《长安三万里》在北美票房口碑双丰收,武侠漫画《藏锋行》在日本、韩国收获上百万粉丝……
2024年3月,日本大学生走进位于成都的天府国际动漫城,深入了解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中新社
“海外出版商、付费阅读平台选购动漫作品时,往往选择中国付费阅读率高或‘新国风’元素浓的作品,前者经过了中国消费者检验,而后者是因为中国宫廷、武侠等元素在海外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成都凯特世纪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漫画《藏锋行》主笔程梁表示,特意迎合海外市场的作品不一定真的有市场,反而是一些深耕中国传统元素的动漫作品无心插柳,受到海外网友好评。
程梁认为,中国动漫加速出海的背后,不只是几位动漫作者、几家动漫公司的努力,而是得益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漫产业非常受限于制作人的经验和水准,没有完善的动漫产业链、成熟的动漫产业生态圈,再好的IP也难以孵化。
据统计,2013年至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产值从88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2212亿元。中国动漫产业不断发展的背后,是中国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动漫消费市场不断扩大,行业技术持续进步,以及产业与人才的集聚效应。
“十年前我刚开始画漫画时,中国还没有那么多刊发动漫作品的平台,而平台本身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创收渠道,大部分漫画从业者是‘单打独斗’。”漫画家郭祥从日本回到中国,并在成都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成为克苏鲁神主》。
郭祥介绍说,如今中国动漫产业越发成熟,动漫从业者机会不断增多。由于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从纸质报刊变为手机阅读,彩色漫画成为主流,个人创作者难以实现每周更新。所以,当前大部分动漫作品由动漫公司团队制作,而读者认可度较高、市场风险较小的“新国风”题材常成为动漫选题首选。
为助力中国动漫产业进一步乘风破浪,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在《“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提升动漫产业质量效益、打造中国动漫品牌、促进动漫“全产业链”和“全年龄段”发展作为重点。
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吕朝凤看来,中国动漫产业的加速出海反映了全球市场对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产品的渴求。这不仅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也印证了市场机制下的供需关系。中国动漫产业加速海外布局,体现了中国创意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巨大潜力和创新能力。
“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曾受中国动画《大闹天宫》的影响,而风靡全球的日本动漫《七龙珠》也有《西游记》的影子,中国传统文化本就是动漫创作的宝库,容易引起海内外读者共情。”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陈舒慧表示,“新国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年轻化的表达,其与“二次元”的碰撞,为中国动漫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加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未来中国动漫产业出海还将日趋规模化、精品化。